第177页

白天胤禛去上书房上课的时候,他就去隔壁四所做纺纱机。

康熙确实从内务府调来不少木匠,可这些人康熙可以用,胤祚不敢随便用,担心什么时候这些人被收买,反过来咬他一口。

兄弟们都还小,太子的储君地位稳固,就连大阿哥也只是想着给太子找不痛快,没有兄弟动那个心思,离九龙夺嫡早着呢。

但这并不妨碍兄弟们背后的势力做什么。

坦白地说,都是康熙的儿子,都有登上那个位置的可能,谁不想一步登天?谁不想当皇帝的外家、岳家?

胤祚不想无声无息地中招,更不想在做实验和搞研究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时候,还要防备他人,只能放慢进度,让内务府来的木匠们先教这批小太监一些基础。

年长木匠们的背后势力已经定型,而这批小太监是康熙和太子派人前后查了几遍,确认没问题才送过来的。

宁愿年纪小一些,没有技术,没有基础,如同一张白纸,也要保证身世清白和安全。

太子一开始并不明白汗阿玛为什么要前前后后派不同的人查这么多遍,他从汗阿玛那里学到的就是不管那人背后的势力,只要能够为己所用就行。

直到康熙略略提点他,胤祚几个月前的那场高烧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太子顿时跟被雷劈了一样。

哪怕下手之人已死,背后牵连的势力被康熙清理过,太子依然有些害怕。

他不敢想象若是那场高烧带走了六弟,没了那个总爱抱着他,爱和他撒娇的奶团子,如今自己的生活还会不会这么快乐。

旁人都羡慕当皇帝当太子的人,认为他们屹立于万万人之上,掌握着全天下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后宫三千佳丽,过得无比快活,可又哪里知道当皇帝和太子需要学习和承担的重量?

大清太重,个人太轻,生命太重,言语太轻。

随着年纪的增长,学识和阅历的增加,太子欲发感觉到储君和皇帝的不易,下每一道命令之前都会再三思虑。

就在他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六弟如同一颗小太阳般蛮横地闯入他的世界,带来许许多多他不曾听闻,又很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