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语晞不解道:“这有什么麻烦的?他们也很想你,知道你要来,高兴还来不及。”

“以前就总去你家蹭饭,现在长大了还去……”

那时候言蒻经常向姜语晞吐槽,说外婆做来做去就只会那几道菜,她都吃腻了。可是又不敢当面跟外婆说,怕外婆告诉季榕,到时又要教育她了。

姜似年那会儿经常会从学校食堂里带好吃的回来,味道未必一定好,但花样还是很丰富的,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心性的言蒻。

在偶尔跟着姜语晞去过一次后,言蒻就念念不忘。每次想去,又不好意思开口。幸亏姜语晞善解人意,好像早就看透了言蒻眼底的意图,于是主动邀请她去自己家吃饭。

吃着吃着,姜家的饭桌上还真多了一副属于言蒻的固定碗筷。

姜语晞也想起了那时候的场景,言蒻双手捧着碗把姜似年带回来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的样子,有点可爱又有点好笑。

言蒻的紧张越来越明显:“这么多年没见了,我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姜语晞这才看出她的不对劲:“你平时在公司开会都不紧张,去我家你紧张什么?”

又不是不认识,言蒻的紧张令姜语晞难以理解。

言蒻坦言:“怕表现不好,破坏了叔叔阿姨心里的印象。”

“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偶像包袱。”

虽是这么说,但等真到了家,姜语晞还是处处照顾着言蒻。

姜似年比十一年前苍老了不少,头发已经全部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知识分子的气质不减,却也是肉眼可见的虚弱。

和算是同龄人的言晟民相比,健康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谢如锦倒和过去变化不大,只是眼角的细纹多了些。

言蒻乖巧地打了招呼:“姜叔叔,谢阿姨好。”

听说女儿和言蒻重新联系上,现在又在同家公司工作,姜似年和谢如锦不止一次感慨两家人是真的有缘。现在看到长大后的言蒻,虽然和小时候的模样有了变化,但那份亲切依旧还在。

姜似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招手示意言蒻过去:“小言你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谢如锦则把姜语晞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又问了些她在江城工作生活的近况。

姜语晞一边回答母亲的问题,一边关注着客厅里的情况。言蒻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放在膝盖上,腰背挺直,认真和姜似年交谈。

谢如锦见到女儿这个样子,也跟着看了过去,不见有何异样。

她笑着对姜语晞说:“小言又不是第一次见我们,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