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第 140 章 老实人养出白眼狼了吗……

他要穿新衣服。

罗宝山没好气的白了谢俞一眼:“我喜欢。”

对上谢俞似笑非笑的眼睛,罗宝山一拳打在他胳膊上:“好你个谢俞,出去一趟,竟然学坏了,竟然消遣我。”

谢俞笑:“不敢不敢。”

谢照岳看看谢俞又看看罗宝山:“爸爸,那我们这礼物还送吗?”

谢俞揶揄的看着罗宝山。

罗宝山捏捏谢照岳的脸颊:“宝山叔特别喜欢你们送的礼物,多谢了。”

谢照岳顿时松了一口气:“宝山叔你喜欢就太好了。”

得了合心意的礼物,罗宝山心情很好:“中午到我家吃饭吧。”

“行。”谢俞没有拒绝。

他们赶了一个上午的路回来,早就饥肠辘辘,恨不得立马吃下一头牛,叫人现在回去收拾家里再做饭,等一两个小时再吃饭,他忍得小孩子也忍不得。

罗宝山就吩咐狗蛋:“你现在跑回去跟你娘说,谢叔和岳岳要到我们家吃饭,让你娘多准点吃食。”

“好。”狗蛋欢快的往家里跑。

宝山媳妇从狗蛋嘴里得知谢俞给他们带了布料回来,别说是吃一顿饭了,就是再吃一顿她也是愿意的,当下从米缸里拿出一把红薯粉浸泡下粉来招待谢俞。

毕竟他们山里粮食不多,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平时大白天都是早上煮一大锅玉米粥,晚上才吃饭,家里粮食不多的,家里的玉米粥就会煮得稀稀的,一勺子下去都是水,不见几粒米花。

他们家的玉米粥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也是稀的,这怎么能招待贵客呢?

谢俞先带谢照岳回家放下行李,洗过脸面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才将给罗宝山家买的布料带上,一起去了罗宝山家。

宝山媳妇接过布料喜得合不拢嘴,跟谢俞说:“岳岳爸爸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布料我家里确实是需要的,不过也不用你们送我,我们给钱。”

布料就算是不要票那也是要钱买的,不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

罗宝山和他媳妇不想占谢俞的便宜。

谢俞就是清楚他们的为人,所以布料是分了两块裁的,小的那块算他送给罗家的,大的那块他也是按照原价收钱,多一分都没赚,不过他请宝山媳妇帮忙给他和谢照岳做两身衣服。

宝山媳妇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自然是一口答应,还将家里藏起来的酒拿出来,让罗宝山跟谢俞喝两杯。

宝山媳妇拉着谢照岳和狗蛋到房里量尺寸,罗宝山跟谢俞坐在堂屋喝酒。

罗宝山问谢俞;“你跟何知青真的离婚了啊?她真愿意要君君?”

当着罗宝山,谢俞就不掩饰了,免得所有人都觉得何丽娜是个好女人。

“嗯。”谢俞点头,“不过她原来是不想要孩子的,是我非逼着她要一个,她原是想要岳岳,但是在招待所里她跟我提离婚的时候被岳岳听到了,岳岳知道她妈妈不爱他,不想要他,又知道跟着她以后能成为城里人,有个好前程,所以他坚决不肯跟她,把机会让给了君君。”

罗宝山怒:“这何知青也未免太无情太会算计了。”

一开始两个孩子都不想要,都扔给谢俞一个人养,丝毫没有想过谢俞的难处孩子的苦处,后来被逼着分一个时,又想选最懂事的谢照岳,放弃平时里最疼爱的谢照君。

那算盘珠子打得是全世界都听到了。

又心疼谢照岳:“岳岳真是太懂事了。”

谢俞叹息一声:“算了,都过去了。她有更好的前程不想继续跟我过,我成全她,君君从小娇气又最喜欢他妈妈,我把他送到了他妈妈身边,以后他就能跟着他妈妈做城里人,以后也能有个好前程,我也不想这么多了,我就想好好干活,好好赚钱,以后给岳岳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让岳岳也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如此才不辜负这个孩子选择跟我吃苦。”

罗宝山听出谢俞的意思,不太赞成:“你对岳岳好是应该的,岳岳是个好孩子,值得你对他更好。但你还年轻,还可以再找一个。”

谢俞摆摆手;“别提了,我这一辈子啊,结这一次婚就够了。”

罗宝山小心翼翼的问;“你,心里还是放不下何知青?”

也是,以前自己这个兄弟对何知青多好啊,说是捧在手里怕化了也不为过。

可惜自家兄弟就算是对何知青这么好,何知青也不满足,还是要飞走。

“放下了。”谢俞摇头:“原本还有念想,走了这一趟,我是一点儿念想都没有了。”

谢俞叹息一声,带着幽幽的余韵,让罗宝山不由自主的脑补了许多。

“行吧,那等你想开了再说。”罗宝山说。

喝完酒,宝山媳妇出来给谢俞也量了量尺寸,谢俞就带着谢照岳走了,先回家将给大队长带的布料拿上,才带着谢照岳一起去大队长家。

大队长见了他还训斥:“不是说了啥都不用送吗?”

谢俞笑道:“是啊,所以我就没送别的,就送了点布料。”

布料?

大队长神色顿住了。

大队长老婆直接越过他接过谢俞手里的布料:“谢俞你真是有心了。这布料多少钱,我给你钱吧。”

谢俞笑道:“这不是啥好布料,是瑕疵布,没费多少钱,也没多少,婶子不嫌弃就拿去给孩子们裁两件衣裳。”

大队长老婆忙说:“不嫌弃不嫌弃。”

这布料可是好东西,没有票根本就买不来的好东西,怎么可能会嫌弃呢?

大队长老婆回去看了布料,谢俞给的布料不多也不少,恰恰好够成年人做一身衣服,如果给小孩子做当然就不用这么多。

也就是说这布料给大人用可以,给小孩子用也可以。

虽然有些瑕疵,但是颜色也不差的。

大队长老婆非常满意,回头就冲了两碗红糖水给谢俞和谢照岳。

大队长都没眼看了,只得转过头来跟谢俞说话。

“你这一次去首都,感觉怎么样?”大队长也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心里也是好奇的。

谢俞说:“我这一次出去才真正算是涨了见识,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么大的。”

谢俞给大队长讲了一路的见闻和首都的样子,最后才低声说:“大队长,我这一次在首都待了那么多天,发现国家的政策似乎有了变化。”

“哦,什么变化?”大队长打起精神来。

首都再好那也只能做谈资,政策方针之类的才是大队长最关心的。

谢俞低声说:“我听首都本地人说,国家如今政策好像有所松动,开始经济发展了,如今首都的街头都已经开始出现卖吃食的小摊贩,听说还有附近的农民每天早上挑着青菜进城售卖的,虽然还是遮遮掩掩,但也不像从前那样见不得光。”

大队长惊讶:“这不是投机倒把吗?国家允许了?”

谢俞点头:“你知道我是去首都大学哪里找岳岳妈妈的,我们当时在那边住了好些天,当时为了去看岳岳妈妈经常进去,我无意中听到里面的教授谈论过,说国家以后政策会更加开放,像这种摆摊买东西的都不会再当做投机倒把来抓了。我甚至还听说——”

“听说什么?”大队长着急的问。

谢俞说:“我听说已经有地方开始实行分田到户了。”

“分田到户?”大队长惊讶极了:“把田地都分给村民?”

“对,我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觉得像我们现在这样集体生产,容易产生惰性,将田地分到每家每户之后,可以最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谢俞说:“好像试点的那个地方,确实是取得了成功,可能很快就要在全国推行了。”

砰砰砰。

大队长心脏急跳。

谢俞说的每一件对于大队长来说都是异常重要。

不再抓投机倒把也好,这样他们乡下人攒到点什么东西,也能光明正大的去卖来还钱了。

就是这分田到户。

大队长当然知道谢俞说的道理,这分田到户,确实是能够最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毕竟种着大队的地和自己家的地是完全不同的,大队的地干的多还是少,最后还是能分到粮食,要是干得多了,别人偷懒了,自己还吃亏。

可自家的田地就不一样了。

自己的田地种出来的东西全都是自己家的,谁不尽心?

从自家利益出发,从整个大队所有人家的利益出发,分田到户肯定是好的。

但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大队长却是不愿意的。

没有分田到户,田地都归集体,他这个大队长权力可就大得多了,谁都不敢不听他的话,但若是分田到户,自己显然是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想怎么管人就怎么管人的。

习惯了掌权的人,又怎么能忍受有朝一日没了权力?

谢俞当然看得出大队长心里的纠结,不过他倒也没有因为这样就看不起大队长,不管怎么说,大队长这些年为了大队是尽心尽力的,当初得知他要去首都,也给了他支持。

如今他只是有些患得患失而已,等他真正想明白,他自然是知道该怎么取舍的。

再者,这本来也是由不得他。

“大队长——”谢俞叫了他一声。

大队长回过神来,跟谢俞说:“你今天跟我说的这些,先不要说出去,我怕人心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