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所说可是因为颍川郡与南阳郡的事情吗?”蔡泽问道。
“正是,颍川郡与南阳郡新收,需要大量的人手对其进行治理,韩国曾经的那些人只能用一小部分,而秦国的人,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取代曾经的韩国官吏体系,今天两郡的税收一事就已经暴露出了直接以秦人统治两地所出现的弊端。”嬴政道。
“这件事情我也曾听闻,据说大王为此该处置了相当多的一批人。”蔡泽谨慎地说道。
这件事情看似只是两郡的事情,但蔡泽可是很清楚,其重要性可不能仅仅只以两郡之地与百十个官吏的前途来衡量,因为它涉及到秦国在灭六国之后的统治策略,其重要性,足以决定千万人的人生,这般重要的事情,以蔡泽的老谋深算,他怎么可能会轻易表态。
“但那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两郡的治理,需要借助第三支力量,也就是章台宫中的这些百家士子,将其注入到两地的官吏系统之中,来缓解颍川郡、南阳郡两地百姓对秦人的敌视,又不至于让韩国故吏在地方上扩张权势。”嬴政说道。
“如此倒也是一个良策,如今在这里修书的百家士子,若是能够得到一个入仕的机会,大概会欣喜若狂吧,毕竟,修书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喜欢的。”蔡泽道。
“所以还请先生帮忙,筛选出一些合适的人,以两郡之地测试一下其效果如何。”嬴政道。
“是。”
第278章 公孙丽
在与蔡泽的交谈之中,关于在章台宫中修书的百家弟子的具体情况逐渐展现在嬴政的面前。
而嬴政也从中听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被其师父拖家带口而来的颜路,当然,现在的颜路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当听到颜路这个名字之时,倒是让嬴政想到了另外一个名字,张良。
这两位在日后在小圣贤庄中并称齐鲁三杰的存在, 其天赋毋庸置疑,只不过,令嬴政好奇的是,此时的颜路不过一个八九岁的小娃娃,反倒是张良,已经不如了成年阶段,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排的师兄弟名分。
当然,这只是嬴政的一些无聊想法而已,相对于此时的颜路与张良,嬴政更敢兴趣的是颜路的师父无名。
这位殷商三剑含光的持有者,在当下,其剑术之高,更在现在的纵横之上,可谓是青年一代中的一个剑术高峰。
很难相信,在儒家之中,居然会出现一个在剑术一道上可以问鼎宗师之境的剑道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