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太后千千岁 蒹葭是草 921 字 2023-02-08

若成了,等他们的孩子出生,大清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两句诗最能概括明玉此时此刻的心情。

劝不住,只能拖:“这事急不来,能不能等到秋天。等秋天开互市有了大笔进项,我拿出三成收益为两白旗再添些火器,到时候胜算也大些。”

火器生产不易,又被山海关封锁,想买更多,恐怕也买不到。

等到秋天,她肚里的孩子也出生了。

也许时间和这个孩子,能让多尔衮狂热的心冷静下来,让他三思而行。

入关是必然,能不能去宁远城拔钉子,还要看几日之后的检阅,听皇上的安排。

想要拿下宁远城,光靠两白旗的战力根本不够,需要举全国之兵,一击而胜。

能不能打,什么时候打,以怎样的方式打,不是多尔衮一个人能定的。

不过以多尔衮对皇太极的了解,入关可能在春末,最晚立夏,绝不可能拖到秋天。

时间没定,多尔衮不想让明玉担心:“这事怎么也得等到年后,等豪格回来,听他说说南边的见闻才能定。”

也对,入关这事多尔衮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皇上做主。

明玉打算找机会劝劝皇太极,皇太极年纪比多尔衮大很多,应该比多尔衮更加沉得住气。

入关这事搁在一边,明玉又想起一事,觉得应该给多尔衮提个醒:“之前在温泉山装神弄鬼的那个蒙古喇嘛,你还记得吗?”

多尔衮不知道明玉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挑了挑眉:“记得,怎么了?”

蒙古喇嘛的来历,明玉只是听郭尔罗斯氏说过那么一嘴,也不是很确定:“我听说那个蒙古喇嘛在没做喇嘛之前,曾经跟着南边的使团去过漠北蒙古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