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明玉的话,句句踩在皇太极心坎上,现在又听了多尔衮的效忠之言,皇太极一高兴即刻命人准备酒席,今夜他要大宴群臣,给多尔衮和明玉办婚宴。
汗宫的夜宴一直持续到深夜,贝勒们努力向大汗看齐,每个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给了明玉见面礼,也照例随了份子。
明玉来者不拒,才不管多尔衮的脸越来越黑,看她?????的眼神越来越犀利。
反正她才十五岁,是夜宴上最小的那一个。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瞻仰到原主的命中情敌,大清朝开国太后孝庄的身影。大福晋哲哲解释说,侧福晋身体不舒服,让她留在后院歇着了。
其实并没人问起这位侧福晋,毕竟只是个侧福晋,大汗不提,谁又会放在心里。
直到坐上马车,明玉还在一颗一颗地数着大福晋赏的金豆子:“二十二颗,二十三颗,二十四颗……”
“别数了,一共一百零八颗。”对面的人有被吵到酒气熏熏地说。
赶路赶了一个多月,今天又是跟古人斗智斗勇的一天,明玉累屁了,根本不想数什么金豆子。只是某人喝醉了酒,被扶上了她的马车,她不敢睡觉,醒着又尴尬,所以才想着找点事做。
结果更尴尬了。
算了,随缘吧。
明玉瞬间放弃挣扎,拉紧袋口系了个死扣,“啪”一声把整袋金豆子扔在两人中间的方几上,然后毫无形象地朝后仰倒,想靠在迎枕上眯一小会儿。
“为什么要收留他们?”对面酒喝多了,话也多起来。
他们?
联系上下文和语境,应该是指那群流民。
明玉懒得回答,因为她并不擅长扯谎,也不想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