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之后,皇长孙也满眼茫然地出现在太子寝殿中,随后是太子和太子妃刚满九个月的幼子。

容歆看向含笑立在一侧的绿沈和雪青,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点了一下东珠的鼻子,就您最机灵,是不是您做的?

太子瞒着皇长孙和其他几个孩子,却没瞒过东珠,是以她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话,很多时候大家便会下意识地忽略她。

因此容歆一见这么早的时辰,整整齐齐地一家子却全都出现,自然便想到东珠身上。

东珠眼神毫无波澜地躲避她的视线,不作回复。

容歆轻笑,伸手抱住她,两人的额头碰在一起,亲密无比。

太和殿

朝臣们向康熙奏过今日诸事,康熙又命梁九功慎重地宣读完结案结果和他的处置,梁九功面向朝臣,高喊道:遵陛下令,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皆躬身道:臣等无事。

而待众人话音落下,太子右踏一步,行礼后庄重道:回皇阿玛,儿臣有事启奏。

康熙居高临下看着太子的神态,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当即便开口阻止道:太子身体尚未痊愈,不必过于操心朝中诸事,退下吧。

皇阿玛太子叫住起身的皇阿玛,提起朝服前摆,背脊挺直地跪在大殿正中,一字一句道,儿臣请奏之事,既是国事,亦是家事,请皇阿玛准奏。

康熙浑身皆透着抗拒,当着满朝文武,又急急地走了两步,便在太子再一次叫到皇阿玛时,不得不停下来。

胤礽,你起来。康熙咬紧牙关,良久方才松开,极力控制情绪,温和道,莫要惹怒朕。

诸皇子和朝臣们极为奇怪地看着皇上和太子的模样,不明缘由,连呼吸都放轻,不敢随意打扰。

太子未动,固执地望着台阶上,龙椅一侧的某一处,那曾是他少年时常站的位置,再缓缓看向皇阿玛。

康熙的眼中满是伤心和拒绝,太子甚至想到,或许还有怒意,认为他是在置气,认为他故意作对

可并非如此。

儿臣为大清之储君已有三十三年,自记事起便无一日不已大清为己任,唯望盛世至我大清,天下开泰,百姓安乐,四方无干戈

然太子因情绪不得不停顿片刻,缓和后,继续道,然意外所致,儿臣的身体已无法再承担储君之责,而太子体弱,于江山社稷之稳定无益

莫要再说了。康熙扶住龙椅,方能稳住身体,住口。

整个大殿的人皆因太子的话躁动不已,不敢想他们的猜测,吸气声此起彼伏。

太子伏于地面,叩首道:儿臣有负皇阿玛所托,无法承继皇阿玛之志,请皇阿玛恕罪。

大阿哥没那么多顾忌,冷着脸抓住太子的手臂,使力,太子,你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