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歆笑容和善,一一为他们盛药,还温和地解释:自古以来,大灾之后易有大疫,太子殿下和诸位大人们担心百姓们的身体,特意命人设了这药棚施药,诸位记得好生喝下去。
此药乃是刘太医和徐州府两位医术精湛的老大夫商讨后,共同写下的药方,不过直到玛尔珲带赈灾的药材过来,此处方才不再捉襟见肘,用药终于足量。
这时,刘太医迎出来,容歆便放下汤勺,准备过去与他谈话。
容、容女官。一年轻男子叫住容歆。
容歆停下脚步,不解地看过去,见他神情紧张,便笑着鼓励道:你有何事,不妨直言。
那年轻男子紧张地舔了一下嘴唇,问道:太子殿下的身体,可有好转?
他话一出,周遭其余百姓亦是注视着容歆,等着她的回答。
容歆含笑点头,已无性命之忧,只需安心休养便可痊愈,诸位不必担忧。
可是年轻男子在容歆温和的态度中,渐渐胆子大了些,直言道,太子殿下养伤时还要理事,怎么能休息的好?劳烦女官劝一劝太子殿下。
其他百姓纷纷道
是啊,女官劝一劝太子殿下。
乡亲们不会闹事的。
对,有太子殿下这样的储君,我们肯定能度过难关的。
最令容歆又感动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仰着头天真的对她说:太子殿下是好人。
容歆想,这就是太子如此执拗的原因吧,总有人念着他的好,他所做的一切便不是毫无意义。
容女官?
容歆看着百姓们殷切的眼神,嘴角上扬,应道:我会将诸位的话带给太子殿下,亦会劝说太子殿下,请放心。
而后,容歆冲着百姓们微一福身,这才走向刘太医,借一步说话。
刘太医和容歆也算是老熟人,当初还想跟容歆结亲家,如今两个小儿女都已各自成亲,两人也并未因拒婚就生嫌隙。
是以,刘太医态度依旧,抬手请道:容女官,随下官往这边走。
容歆跟着他,一直往上走,直到一处半山亭,方才停下,看着远处波光粼粼,叹道:便是这雨停了,水也不知何时才能退下。
庄稼活不下来,百姓这半年的辛劳全白费不说,朝廷赈灾之余,还要免灾区税收,也是损失惨重
不过这一遭,也不是全无收获,好歹这民心,是向太子和大清了。
容歆转向刘太医,随口闲聊道:刘太医是汉人,对先前的刺客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