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苏榆的本能让他下意识抓住了这个字眼,但他目前的状况恐怕连针都握不住,何谈治病呢?
公孙策见苏榆果然有反应,心中一喜,跟着道:“阁下可有医治之法?”
对于公孙策来说,现在苏榆在他心里的印象根本不是凡人,神仙醉酒算什么醉酒,那叫不拘小节不同世俗。
两个人的想法完全就没要一条线上,却莫名其妙地达成了一致。
苏榆虽然意识不清,但本能还是想要先看一看病人,至于公孙策更是觉得不论结果如何,起码要让苏榆见上包大人一面,说不定有什么神佛慈恩,包大人就好了呢?
包拯倒下之后,这府里就是公孙策说话最为管用,凡是他定下的决策别人绝不反驳的,毕竟包拯一倒,这阖府上下除了公孙策尽是些武夫,莫说粗通文墨,恐怕连个大字都不识一个,对公孙策极为推崇,自然不敢反驳。
既然达成一致,两个人想法又是殊途同归,自然万事好说。
公孙策引着苏榆进了包拯歇息的卧房,只见包拯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双唇发白,脸色更是难看。
苏榆虽然醉了,但是本能还在,下意识就要伸手把脉,然而酒精给他的影响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哪怕探得脉息,大脑也无从分辨。
一旁的公孙策见苏榆神色肃穆,随手一个动作都透着仙气,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满怀期待地等着苏榆开口。
如果苏榆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劝公孙策摘掉滤镜,起码不要过度脑补。
可以,但真没必要。
但显然一心把脉的苏榆不会知道公孙策的想法,他表情越发严肃,如果戴眼镜的话说不定眼睛闪光都有了,但他心里正迷惑地思考着——下一步该做什么来着?
没等他想出来,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公孙策眉头一皱,正要呵斥,就见躺在床上的包拯眼皮微颤,竟是醒了过来!
公孙策长长地吐了口气,对着苏榆行了个大礼:“多谢阁下出手相救。”
苏榆迷茫地道:“不必如此。”
这完全是他被病人和病人家属谢多了的本能反应,完全没有经过大脑。
但公孙策对此完全不知情,见状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过多道谢反而不美,因此公孙策只是行了个礼,转身去查看包拯的状况去了。
包拯刚刚醒来,还不明了究竟发生了何事,公孙策匆匆对着包拯说明状况,听着外面喧嚣声越来越大,赶紧出去主场局面。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苏榆和包拯两个人,包拯听说这个少年乃是他的救命恩人,自然不敢怠慢,在屋外守着的包兴听到动静立马送了吃食进来,毕竟包拯这几天水米未进,便是铁人也受不住。
“恩公若不嫌弃,一起用些吧?”包拯看着明显是二人份的饭食,心里夸赞包兴做事周到,对苏榆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