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寂指头死死的按在雕刻好的篆文上,看上去稳如泰山,满不在意道:“与我何干?”
“我的爷啊!别人与您无关,夫人如今可是在前院呆着呢!”
夫人,阮绵书……
……
沈俞是踏着薄暮进的扬州,连着赶路几日浑身带着疲惫,下马看到府上大红灯笼亮着,却是眼角上扬笑了。
他问:“我未归家,怎的这么早就挂起来了。”
这话倒像是一句戏言,倒也没有引起人的注意。
清晨的露水挂在枝头,俞氏的手一抖就被秋菊沾湿,猛然回头道:“回来了?不是两日后吗?”
她身边站的是吴嬷嬷,此时想到大爷派心腹送回的那封信,寥寥几字,却是十几年第一次开口求郡主。
“郡主,怕不是连夜赶回来的吧!”
俞氏立刻丢了花,想要迎出去,看到屋子里面的一番准备,又硬生生坐回椅子上。
“不怕,她都已经嫁了,我儿也不是那般莽撞的公子,懂得大局。”
吴嬷嬷点头,上了年纪的脸上皱纹堆积在眼角,笑的有些勉强,“郡主所言极是,奴才这便出去看看大爷到了哪里?”
莫要撞上不该撞见的人……
秋风袭人,廊下大片的秋菊摇曳,菊香萦绕鼻息,吴嬷嬷一下台阶就看到了沈俞。
许是入秋天冷,他披着一件墨色大裘,腰间系着青色玉环,步子迈的极大。
沈俞今年不过二十有二,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生的更是俊美非凡,束着玉冠风度翩翩,唯独那双眼睛,随了外祖是一双精明的狐狸眼,带着几分距离感。
因为沈家夫妻不睦,沈俞儿时在嬷嬷的看顾下更多一些,看着这样出色的沈俞,嬷嬷自然是打心眼里面高兴,沈俞也是远远的笑着叫了一声嬷嬷。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吴嬷嬷关怀的看着他,不住的点头。
“嬷嬷宽心,每年都是去查账,不会有事的。”沈俞一笑那双狐狸眼就弯起来,神情也温和了下来。
吴嬷嬷自是知道他的本事,往边上侧侧,“快些进去,郡主等着呢!”
沈俞就和嬷嬷上了台阶,一进屋就看到比往日都要盛装的母亲,正朝他招手道:“俞儿回来了,路上可是累坏了。”
沈俞隐去眸中疑虑,坐到俞氏身边说着不累。
母子二人说着话,沈俞好几次开口都被俞氏给带了过去,没一会儿,俞氏赶他,“急着赶回来,定是累坏了,快些回去歇息。”
沈俞也是有些招架不住俞氏的关怀,遂起身告退,最后趁没有转身问道:“母亲,之前孩儿的信您可曾收到。”
俞氏心里忐忑,面上没什么变化,照旧道:“收到了收到了,回去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