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臣明白。”

楚阳看出李相是真地明白了他的用意,心中当真是颇为欣慰。

能有一个懂他的人,来帮着他一起完成大业,这是一件何等快活之事呀!

军营里,有一个云容极,还有一个霍良城,再往下看,还有霍流云和高寒楚辽等人,个个都是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心意的人。

而在这朝堂之上,还有一个能帮着他掌控全局的李相,当真是全天底下最好的好运,都涌向了他。

楚阳自然是不信所谓龙气一说的。

他只是觉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理解和帮助。

当然,若非是有霍瑶光的提醒,他也不可能会想到的这么多。

督察院的设立,自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行的。

内阁这边才刚刚稳当下来,勉强算是都能正常地进入工作状态了。

可是这底下的各部衙门,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的。

现在还没有督察院,而皇上也不可能天天上各衙门里去抓他们的小辫子,所以,只能先这么僵着。

当然,楚阳心里头也明白,万事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

总得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

若是将这些人都给砍了或者是罢了官,这谁来替他做事?

而此时,西京书院那边可就相当地给力了。

因为朝堂制度的改革,再加上了之前楚阳处置了一大批官员,所以,朝廷现在是急需扩充官员。

而西京书院的优秀学子,就成了优先考虑的人选。

也正是因为这个,再次令西京书院扬名了。

各地的学子,纷纷入西京书院来求学,只为求得能有朝一日,一步登天。

在楚阳入京之前,已经在西京供养了不少的后备官员。

如今,基本上都已经被楚阳给调用了。

有的被补在了西京,他将西京原职的部分官员调入了京城。

有的则是被指派到了其它的州郡,总之,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是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而且,这起步明显就是比其它人高了一些的。

因为西京书院是楚阳一手创立的,所以,从西京书院出来的这些学生,或者是官员,都以天子门生而自称。

从这一点来说,倒也不算是他们在故意给自己身上贴金。

毕竟,现在入朝的这些人,都是最早一批进入西京书院的学子们。

大多数,也都是真正地曾一睹当年静王爷风采的学子们。

因为现在朝堂上急需用人,所以,楚阳就借此机会,招贤纳士,不问出身,破格录用。

而那些世家名门的一些弟子们,也都想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入仕了。

当然,若是有着李远舟之材的公子哥儿们,自然是不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发愁的。

自己不去争取,也总会有一些长辈或者是同窗极力举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