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人帮着他来分担这一切,可是同时,又不会威胁到皇权。
果然是相当周到。
李相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什么时辰了?”
“相爷,您醒了。已经酉时了,皇上刚刚才走,皇上交待了,说是您醒了之后,让您在这里歇息片刻再回府,免得刚睡醒,再受了风,着了凉。”
李相闻言,倒是微不可查地笑了一下。
“烦请公公代为谢过皇上了。”
“您客气。皇上还命人备了燕窝,马上就来,您还是用了燕窝之后,再走吧。”
李相点点头,“多谢皇上了。”
其实,小德子也觉得皇上对这位李相太过于倚重了。
若是换了别人上位,只怕第一时间就是要对付之前的这些老臣。
可是皇上不仅没有,还对相爷大为倚重。
这是认同相爷的能力,还是觉得相爷的人品高绝,所以,才会格外放心呢?
小德子或许是永远也想不通的。
当然,这于他而言,也并不重要。
内阁制度的正式推出,可以说是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内阁为正一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大学士‘位尊望重’,其职务首先是议政事,宣布纶音。
阁臣常在皇帝的左右,充当顾问。他们不但对答政事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为皇帝办理公文,草拟谕旨。内阁所承办的公文有制、诏、诰、敕、题、奏、表、笺。内阁为丝纶重地,每日钦奉上谕,凡应发钞者,皆下于内阁。此外,内阁还负责记载纶音。
皇上将东侧的几处建筑专门拨为内阁使用。
其中,重臣基本上都居于文渊阁公干。
而内阁首辅,则是钦定了李相,次辅梁国公。除此之外,再添了两位内阁大臣。
除却这四位大臣之外,还有大学士、学士等一些文官入驻,专司负责一些文书之类的工作。
如此一来,内阁的成立,极大的程度上,将政务简化了。
同时,皇上宣布,自此之后,废早朝制度。
并且,皇上明确了各官员的公干时间。
早朝制度被废,直接改为了五天一次的朝会。
同时,每月还会有两次大朝会。
大朝会上,准许参与议政的大臣范围,得到了扩大。
如此,也算是皇上广开言路的另一条途径。
若是以为自此,楚阳对于政务的改革,就此打住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而直接让楚阳下定决心要整治吏治的根本原因,还得从一个月前提及。
也就是楚阳和霍瑶光二人商议好,微服出宫的那天。
帝后出宫,哪怕是微服,这身边的侍卫又怎么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