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卢威则是带着最新整理出来的相关财务消息,去了静王府。
霍瑶光身为他的合伙人,又或者说是他的主子,自然是有权知道一些内情的。
“娘娘,眼下又新到了二十车的大米,您看,咱们这粮食,是不是可以先停一停了?”
霍瑶光摇头,“如今战事吃紧,谁也不知道赵书棋和齐王到底能打到哪儿,又什么时候才能被打败。江南原本是鱼米之乡,如今被齐王所占,这米粮自然就会变得紧张起来。”
卢威身为商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只是,他觉得他们现在所储备的这些粮食,已经不少了。
当然,卢威并不知道,那些粮食,是为了楚家军而特意准备的。
所以,他一直以为,目前买来的粮食,还都好好地存放着呢。
哪知道,早有一大部分,已经进了士兵的肚子了。
“娘娘,您的话自然没错。只是,这米粮咱们是不是也储备地够多了?”
“不多。那些粮食,你以为都放在那里不动吗?”
卢威一愣。
“西京虽然比以前富有了,繁华了,可是不代表京西州所有的地方现在都是富饶的,更不能说明了京西州的百姓们都是能吃饱穿暖的。那些粮食,每年到了冬天都要救济一部分穷人的。本妃虽然不是圣人,可是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百姓们饿死。”
卢威觉得自己真相了。
眼前的这位静王妃,那就是菩萨转世呀。
“你将我从那里应得的利润,全部都换成米粮。我担心,到了今年冬,这粮价会一涨再涨,到时候,只怕现在买一斤米的价钱,都买不到半斤了。”
这就是因为战争所带来的一系列原因。
身为皇上,或许是看不到这些小问题的。
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则是关系着国计民生。
若是百姓们都吃不饱饭了,还如何肯奉公守法?
如果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也就罢了。
可偏偏是因为战事所起,从而导致了物价飞涨,这对于百姓们来说,绝对就是个灾难。
霍瑶光让卢威现在多多的囤积粮食,一方面是因为小麦快要下来了,这个时候的粮食价格也优惠一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担心到了冬天,她真地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既然卢威的名下有粮行,那就当物尽其用。
用楚阳的话说,至少要存出十万兵马一年的粮草来!
如此,将来无论西京处于何等境地,他们才能更有底气。
霍瑶光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不能明说呀。
“我之前让你扩大粮仓的事情,你做地怎么样了?”
“娘娘放心,已经都弄好了。而且,也按您说的,加派了护卫人手,不能让咱们的粮食出事。”
“有阵子没有见过卢夫人了,她现在如何了?”
“回娘娘,她好着呢,只是天天在家照顾几个孩子,偶尔也会写写字,说是之前听您的教诲,觉得女人也不能总是只知道低头纳鞋底,也得识文断字地,这样,才不至于两眼儿一抹黑。”
霍瑶光轻笑,卢夫人有这样的觉悟,她自然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