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偏偏,霍瑶光就是这种小度量的人。
“正好,今日来的夫人们也不少。王夫人之前也负责整理了那些善款,不知道,现在已经达到了多少?”
王夫人连忙低头,“回殿下,目前为止,善款已经筹措了五万七千余两,若是殿下想要具体数目,妾身这就派人去取。”
“不必了。”
霍瑶光摆摆手,“那用在了这些流民的身上的,又有多少了?”
“回殿下,这其中,连粮食,再一些必需品,以及后来的安家费等等,仅西京一处,已耗费三万两左右。”
“嗯,不错,目前为止,那银子也就够用了?”
王夫人一时有些汗颜,“回殿下,表面上看似乎是够了。可若是让那些人能安定下来,长期的费用,恐怕远远不止这个数。而且,这也只是西京城这边的流民所需要的数额。若是放眼整个京西州,只怕缺口只会更大。”
“王夫人言之有理。这粮食,总不能一直让官府出银子买。那些流民,也不能因为遭了难,就理所当然地伸手要银子要粮食。所以,还是得让他们开辟荒地,继续耕种。”
“殿下说得极是,只是,目前这无论是种子,还是其它的一些物资,我们现在都极为紧张。”
霍瑶光此时的眼神微转,看向了一旁的史夫人。
“据本妃所知,史家家大业大,不知道,目前为止,史家捐赠出了多少的善款?”
史夫人一时脸色微红。
先说了史家家大业大,再问及善款,总有一种要被打脸的感觉。
“回殿下,史家前前后后,总共捐出了白银三千两,衣物一百余件。”
衣物,倒是捐的不少,左不过是一些旧裳罢了。
可是这银子,史家只捐了三千两,还真是少得可怜。
霍瑶光闻言一笑,“史夫人,刚刚不是还在说本妃捐的银子少吗?怎么现在听起来,倒是史家出力才最少吧?堂堂史家,我大夏有名的百年望族,竟然只捐了三千两银子?”
史夫人一时有些窘迫。
倒是史明明反应极快,“回殿睛,家业再大,也是本家。我们现在在西京,也算是旁支了。”
“哦?”
霍瑶光一眼看过去,满眼嘲讽之色。
“适才史小姐不是还以史家人自居?怎么现在,就将本家和旁支分地这般清楚了?”
史明明顿时语塞,脸色红地相当难看。
霍瑶光轻哼了一声,“王夫人,目前的这些善款,后期还要用于耕地之用,比如说,咱们要给这些百姓们配备了牲畜,还要再确保他们几个月的粮食来接个短儿。不然,这流民,还是要再四处流蹿。”
“殿下说的是。”
“整个京西州的一些荒地,本妃的意思是,已经安置上了流民的荒地,有多少了?不知道哪位夫人知晓?”
这等政事,一般来说,这些妇道人家是不会过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