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想忘,就能忘掉的。

“皇上倒是个心善的,这么多年,一直都对楚阳留有余地。不仅如此,还这般地放纵于他,着实让哀家不甘!”

女官跟在太后身边多年,又如何不知太后心底的那根刺?

“娘娘,不正是因为皇上这般放纵着,所以,之前才有了静王爷残酷暴戾的名声吗?”

太后一怔,这倒也是。

只是,一想到那个女人的儿子还活地好好的,她就极为不甘。

可是,又想到了自己没拿到手的东西,又实在是不能让那个贱种死了。

还真是矛盾呢。

“娘娘,皇上英明神武,许多事情,其实看地明白着呢,您就不必担忧了。”

许是女官的话起了作用,太后的心思总算是清静下来了。

却说皇上气冲冲地出了慈宁宫之后,又觉得自己近来似乎是太过心火旺盛了。

他与太后不同。

太后眼中盯着的,是赵家的权益,是皇位。

而他看到的,是整个大夏。

哪怕他算不得是什么千古一帝,可是至少,也要做到守成。

大夏立朝两百余年,到现在为止,先皇可以说是最为霸气的一帝。

登基之后,不仅将几座城池从百夷的手中夺了回来,而且还平定了内乱,更是令周围的不少小国,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

他自认自己不是那种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

可是至少,他要保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对于赵家,他才格外地气愤!

可是同时,又碍于太后,再加上了朝堂之上,需要有人来平衡各方的势力,所以,赵家还不能倒。

其实,自去年之后,赵家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

如今,真正能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也不过那么三几个。

相比以前,赵家的势力,已经弱了很多。

皇上的心情不佳,自然就无心再处理政务。

想到了那些折子,就更为头疼。

如今底下的朝臣们,建议他立储的,是越来越多了。

可是这几个儿子,都并不能让皇上真正的满意。

哪怕是他最宠爱的夜明谨,身上也着诸般的缺点和弱点。

也正是因此,皇上才迟迟未曾下定心思,立何人为太子。

皇上心中清楚,那些朝臣们喊的热闹,什么太子一立,稳定了臣民之心,全都是荒谬!

他现在不立储,这几位皇子的面上还给维持着一些和平。

可真要是立了,只怕,才会是真正的血雨腥风了。

皇上深吸一口气,此时坐在了御花园中的凉亭里,仍不能让他感觉到半分的舒心。

“皇上,前面开了两色月季,您要不要去赏一赏?”

皇上挑眉,不置可否。

“皇上,那月季外层是金黄色的,可是里面又是粉色的,可真真是漂亮。”

这么一说,皇上倒是有些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