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赵书湛却左右看了一眼,“皇上,微臣要禀奏之事,不仅与赵书桓私开银矿一事有关,也与边关有关。”

这下子,皇上的心底微凛,当即就肃重了起来。

“退朝!”

赵书湛和几位亲信大臣,都被叫到了勤政殿。

“赵爱卿,何事,说吧。”

皇上坐好之后,面色仍然阴沉,而晋王和安国公则是分别被赐了坐,然后都是一脸疑惑地看向了赵书湛。

因为事关银矿一案,所以,大理寺卿也被叫了进来。

赵书湛面色沉痛地跪在了御前,“皇上,微臣有罪!”

话落,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他这番作派,倒是让皇上微微一愣。

“你指的是赵书桓私开银矿一事?”

“皇上,赵书桓私开银矿一事,微臣是知情的。”

此言一出,众人色变。

皇上也是一脸疑惑,“赵爱卿?”

“皇上,微臣的二弟远在边关,您是知道的。如今,西京的局势尚未明朗,虽然百夷已经与大夏达成了和平共处的盟约,可是西京边关附近的那些蛮夷小族,仍然是屡屡进犯。”

怎么又扯到了西京?

安国公的脸色,一时间变得不太好。

“皇上,微臣不敢欺瞒皇上。最近几次,边关的军饷一直无法正常供应,微臣先前给边关送了二十万两银子过去,可是仍然不能解二弟之困。微臣实在无奈之时,正好三弟发现了一处银矿。不想,他竟自做主张,先后开采。”

赵书湛抹了把泪,“原本微臣还以纳闷儿,这几年二弟不再跟微臣要银子了,还以为是户问的军饷供足了。在前不久,微臣才知晓,原来,竟是三弟一直在偷偷地接济二弟。只是,微臣才知晓不久,便下令让三弟关掉那处银矿,然后上报朝廷。不料,竟然是有人捷足先登,先一步闹到了朝堂之上。”

这分明就是话里有话呀。

这是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陈述完之后,还不忘了再给赵家寻出一条出路来。

言外之意,分明就是有人紧盯着赵家,而且,故意在背后推动了这一切?

另外,户部拖欠了西京军军饷一事,皇上竟然从未知晓。这说明了什么?

“皇上,微臣记得,前几年的时候,赵将军的确是曾上书过几次,说是军饷不足。之后这两年,倒是不曾再提过。”

安国公先说话了,晋王也就微微地点了点头。

前几年他不在京中,可是西京军的事情,他还是知晓一二的。

“皇上,微臣听闻,西京条件恶劣,所以,那边的相应的军需损耗,就更为严重一些。别的不说,只说这冬装,就当比其它地方,多配一套才是。”

西京整体的环境并不算差。

只是西京军驻守之地,是在边关要塞,那里为了御敌,所以并没有什么树木做为遮挡,所以风沙也较大。

相较于西京城内,自然是温度更低,风沙更大,条件也更为恶劣一些。

“皇上,微臣今日将此事斗胆说出来,也是逼不得已了。这是微臣前日去看望三弟时,按他所说,找出来的帐薄。皇上可命几位大人细审,便可看出这一本,与之前发现的那一本,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