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还有商有量,共同行动了。
要说这时代的人一心为国的确实多,那些接到信件或电报或电话的,知道这两孩子是为了让农民多吃一口肉,让农民多一条创收的道路之后,都第一时间就去帮忙查帮忙找。
一下子,天南地北的信件和包裹就飘向了塘边村这边。
两人收到后也不独,都互相分享互相商量。
他们虽然不是同个地方来的,但相处这么大半年也有知青情谊了,更何况两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养好兔子,找到一条能为农民创收的路。
加上他们都还年轻,不圆滑,没有思考那么多以后抢功劳的事,眼下两人都把劲儿往一处地方使,分享信息,整理资料,讨论如何合理养兔子。
然后,就带着这些经验,开始往郁格桑家的兔窝里跑了。
他们对郁格桑说,这兔子就让他俩帮忙养,不要钱也不要回报,要是养死了,两人还给赔偿,唯一的要求的从头到尾都让他们亲自养,饲料他们也会弄。
可以说是上赶着给人干白工了。
郁格桑当然是没意见了,郁兰香白天要上工,夜里才回来。她和虎子白天也要上学,也没空照顾兔子,这些天她都提着心,怕有人绕到后院来偷兔子呢。
两位知青能够帮忙,那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郁格桑也不是那么黑心的人,告诉知青养死了也不怪他们,不用他们赔偿,本来养动物就是有风险的。
她也有一个要求,就说他们做的观察笔记和记录,以及那些别人寄来的养兔子办法,要借给她看,这样子等到两位知青不养了,她还能知道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