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郁家父母还是不得不低头,顺了郁格桑的意。
其实,也不是郁有文多排斥流舟书院,若是没有风华书院和明雪书院这两个选项,郁格桑去读流舟书院,那也是皆大欢喜的事。
毕竟别说郁家,整个青竹镇都没有能考上全国三大学院之一的流舟书院。
但就是因为有了风评更好的风华书院和明雪书院,郁有文才会对郁格桑选择了流舟书院不快,不理解。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郁格桑坚持到底,绝不毁约,非得去流舟书院,郁有文实在是拗不过,他总不能把郁格桑逐出家门,他还不想失去这个女儿,更担心自己真说出逐出家门的话,郁格桑在外面不论好坏都硬挺着不回来了。
也只是顺了她的意。
同时在这件事上,更加看出了郁格桑骨子里执拗的性子。
这要归为叛逆期么?
郁有文觉得心累,却不得不承认,孩子叛逆起来,真不好管。
倒是老家的人,却没郁有文这样的不高兴,虽然郁格桑没有念风华书院,可流舟书院也是很了不起的书院了,郁家往上数,到现在,还是只有郁格桑这样一个这么出息的娃呢。
老家大半人家姓郁,和郁格桑算是同宗的,他们都为郁格桑能去流舟书院而高兴,尽管有些人会问怎么不是风华书院,但有郁有文和蒋大丫这对做父母的解释孩子不想离家太远,这些人便轻易接受了这个理由,竹闲省大多数人不外嫁,农村地区更是不愿女儿远嫁儿子外娶,郁有文蒋大丫的理由可谓很好对应了他们的心理,倒没有觉得郁格桑做的选择有什么不好。
他们还商量着要开祠堂告祭祖宗,还是郁有文替郁格桑出面制止,觉得过年时候再一起告祭祖宗就行,到时候外出务工的人也回来了,齐齐整整,不必这时候兴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