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正是文学至上世界所期待的新生代。
就在这样席卷全国轰轰烈烈的拉票行动中,天骄大赛大众评审阶段进入尾声,《天骄》刊第四期,也在众人的期待中迎来了上线日。
这一天,比原定的时间要晚三天,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票数竞争太过激烈,先前第一期开始的时候,票数相对还比较缓和,基本到了发刊后十二天就可以完全定调入围者。
可到了第三期发刊后,票数变化特别厉害,原本主办方在第十二天根据票数暂时排好版面了,可到了第十四天打算做最后一遍票数统计时,发现票数又有了变动,原本排好的板面作废了。
更要命是,连夜搞好了,最后一天投票期,排行在末尾名次的作品竟然又被投到了入围。
没办法,秉着公平公正的规则,只能延期再次来排版。
另一方面,赛事主办方对大赛提出了质疑——直接把选择权交给大众,真的是正确的吗?
其实这个质疑在比赛最初就存在着,因为在过往的文学比赛中,从来没有把观众设置为评判人,担任作品排行的,都是在文学圈有建树的专业人才,从来没有任何一场比赛,是让读者直接来选择他们心目中的第一名。
在天骄大赛举办前,主办方就这个质疑展开过无数次的讨论,最终以三大书院文学院院长二比一同意了这项决策。
而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天骄大赛的火爆程度更是突破了大众的预期,可以说在这一个多月,文学圈最热闹的事情就是天骄大赛也不为过,在《天骄》发刊日,就是大神作品也得让步,可以想象热度是达到了什么样恐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