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他曾经掉了点记忆?这也不是不可能,修仙之人,不管修的那条道,那都是与天挣命,能活到他这岁数,经历的事绝对不少,有时间受伤严重掉了哪段记忆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即便不是这个原因,眼下他也猜不出还有什么可能,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历这一阶段的心魔劫。
主角就暂时把疑惑放下,飞车落地后,按照原主计划路线那样往老家走。
这途中,不乏以主角视角(土包子进城)来描述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科技便利,为读者揭开未来世界样貌的面纱。
然后到了老家后,安稳没几天便开始出现各种天灾——六月飞雪,一夜入冬,紧接着又是干旱,地震,暴雨等轮流着来,天气像是被玩坏似的,将这片土地的万物生灵各种折腾。
当然,这是个灾害模式,而不是丧尸什么的模式,主角在这里的任务,是从一家到一户一村,再慢慢到一市一省,和国家政府合作,慢慢种田经营。
不过为了更有爽感,郁格桑给设定的是这片末世有灵气,主角能运用的灵气越来越多,所以他才能借助着灵气种田养活大家,还能教其他有灵力的人种田,和科学家农学家一起研究如何种出更多的粮食——没办法,在这天灾情况下,温饱是最重要的。
当然,主角除了沉迷种田,他对各种科技也很感兴趣,只是由于灾害科技被毁了大半,就是手机,一开始也没有了通信上网功能。
好在因为他的种田能力跟国家交好,国家有保存着一部分完好科技,书籍也是丰富的,能满足一下主角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在这个角度,又可以让读者跟随主角一起了解这时代科技曾经是发展成怎么样的,有哪些是非常有趣的发明,哪些是实用的发明等等。
总之,第三个故事是郁格桑“夹带私货”最多的一个世界,本以为多少会有些“水土不服”,但除了少部分读者反馈她在“扯淡”“胡编乱造”,更多读者是对第三个故事的科技很好奇,他们夸赞郁格桑的脑洞,想象力如此庞大而瑰丽。
同时还有读者煞有其事地在评论报讨论小说里某些科技实现的可行性,比如那可以远距离通话,看小说听音乐搜索为一体的掌心通(手机),是不是把现在他们用的月能电话改良版呢?
作者为啥这么想,肯定是因为想要有个工具方便打电话和书粉聊天,同时还可以方便看到自己的小说,有时候写小说卡住了还能搜索下相关资料,或者听听曲儿放松一下,多完美啊!他们也想要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