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间人还不忘嘱咐,这活儿不仅急,也要质量,而且很可能不止这一次,要是这次拍好了,人家主编满意,以后拍摄兴许还会来找。
就这样,一行人很快来到拍摄现场,是在一个独立开辟出来的艺术城里。
这里的艺术工作室外观都很独特,有的像是大型厂房loft,有的像是北欧风小屋,有的走工业风,还有的五颜六色非常后现代。
这地方许游也听过,本市许多知名画家、摄影师、雕塑师、陶艺师,都在这边。
车子在一个独立的有些工业风的建筑物外面停下,建筑物就两层,占地不小,一层是开放式的工作室,只有几根柱子,上面是休息区。
许游到了现场,也没多废话,很快和已经等在这里的杂志公司的人沟通起来,褚昭的男徒弟和助手也开始布景布光。
杂志负责人快速的跟许游说了遍现在的进展,今天她要拍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王姓雕塑老师,还有他手下带的几个徒弟。
这老师是雕塑系的红人,几个徒弟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都很出挑。
许游跟着负责人扫了一眼堆在地上的半成品,有雕塑工具,还有做木工需要的器具,有木料和金属,还有很多泥巴,有些像是废料,有些根本看不出是什么。
负责人还说,这些随便拍拍就好,这次要拍的成品都还没摆出来,等楼上化妆师给他们化好妆,拍完人物,再拍作品。
等楼下布置的差不多了,楼上的服化也准备就绪,王姓雕塑师率先下楼,她身后跟着徒弟,有男有女。
许游正在调整取景器,听到下楼的动静也没回头,就听负责人上前和那位王老师寒暄说笑。
王老师的声音很有威严,一听就是当老师的。
等他们聊了几句,负责人就把王老师往布景这边请。
许游依然在看取景器,负责人问她:“许老师,该怎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