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爱国被人当面骂,脸色一僵。

其他人担心大过年打起来,赶紧打圆场,“大过年的,您这是干什么?爱国这不是回来了吗?”

这话听着像是在劝,其实不就是肯定苏爱国真的不孝吗?明着劝诫实则坐实了他不孝的罪名。

苏爱国抿了抿唇,按照回来之前媳妇教的说辞,“我们不回来,也是没办法。到了年底,工厂加班。我待的又是国企,请假太多那要是被辞退的。”

这话半真半假,但这些村民却是信了。为国家工作肯定要严格一点。要不然待遇凭啥这么好?

张招娣见丈夫囫囵着说完,相当配合从兜里掏了汇款单,然后一一亮给他们看。

农村人的收入大多数来自于地里的粮食。粮价又便宜,一年也就能落下两三百的结余。大家也都知足了,毕竟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

但是当他们看到张招娣的汇款单,一个个羡慕得眼珠子都快下来了。

七十年代有过扫盲班,这些人识字率也许不高,但是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和苏富贵这个名字还是认得的。

国企工厂发工资很固定,机械厂都是二十号发工资,汇款单的日期都是二十号。

张招娣从兜里掏出三四十张汇款单,上面的日期都是二十号。汇款数额有多有少,但是没有低于一百的。

如果按一百来算,一年就是1200,比一家人种五亩地的盈余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