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弃女肖瑶 阿宁儿 910 字 2022-11-28

肖瑶虽然只是充当谈资,并不需要发言,但她还是感觉快要招架不住了,好在皇上不再继续此话题,而是问起了正经问题。

“肖瑶,你所提出的意见,浦泰都与朕细诉了,朕也觉得你的意见都很有用,并且完全可以作为借鉴,以后再有水患,还能排上用场。”皇上说这些的时候,是严肃的,不过肖瑶并不觉得有压力。

皇上又说:“朕有一点想不通。”

听到这里,肖瑶的心咯噔一下,同时脑子在快速运转,思考自己有可能留存的疑惑。她抬头看了一眼皇上,眼神充满询问。

皇上眨了眨眼,说:“这些方法,你都是如何想到的?或者,是听谁说的?”

肖瑶的担心果然是没错的,皇上这是在质疑她了。不过,这些确实不是她想到的,可是,实话是不能说的。她之所以不愿进京,就是怕面对这些问题。别人可以胡乱说几句话敷衍过去,但是面对皇上,一字一句都要细细斟酌。

这要怎么回答呢?她早就在心中编排了多种说辞,但是此时,她一时不确定怎样说才是最完美的。

集思广益

肖瑶只思索了一会儿,暗自咬了咬唇,说:“皇上,我……民女是听广大人民群众说的。”

“哦?”皇上狐疑道,“广大人民群众?”

肖瑶见皇上虽有怀疑,却是好奇的模样,便继续道:“没错。民女生长在民间,又是个贪玩的像个野丫头,平时无事,便喜欢跑到外面,听别人谈论时事。民女是茵城沅县人,您也知道,这个地方水患频发,所谓久病成医,水患发生得多了,当地的民众便也实践得出一些有用的治水法子。只是他们势单力薄,仅凭一己之力,虽有一些自认有用的法子,却不能有效运用。他们人微言轻,所提出的意见,那些个治水专员多数也不放在心上。民女听得多了,也发现他们治理自家田地的水患很有成效,自己无事时斟酌一番,也发现许多方法确实合理,心中便记了下来。可是民女有的只是总结出来的理论,并无实践经验,当初之所以与宁王爷提出,也只是因为打赌,误打误撞的。如若当初那些理论得不到宁王爷的优化和实践,想来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所以说,她真的受不了如此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