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峰个人在这小区也留有三套房产,陆放刚进驻内地,一时之间无处可住,作为老友和将来的商场战友,他自然是服务周到。

他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给他暂住。

霍峰向他介绍起中国如今房地产的发展势头,陆放一双威严天成的凤目也凝住,暂时抛开笼罩着他的心魔。

霍峰道:“frankie,这还只是中型公寓楼群,按照国内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的激增,将来的大型开发地段,以及商业楼的开发,公共事业用楼房也都将一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只要给我更多的触手、人员和资金,我就有把握在三年内将霍氏集团扩大五倍。体育场、音乐厅、桥梁、酒店、渡假村,没有我盖不了的。”

霍峰不禁豪气干云,项目操在他的手中,他能改变和主宰城市的模样,这就是房地产的特殊魅力。所以,他从小就喜爱建筑,国内读完建筑去了美国深造,且读了ba。而这种主宰城市模样的力度、能量越大,越令霍峰疯狂。

陆放悠悠道:“内地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像九十年代的台湾,甚至更加变化多端,气势更辉鸿,地产业确实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当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处在这样的机遇下。”

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带来居民楼房和公共建筑物的扩张和更新换代高/潮。

甚至新生的场所——用内地的话来说就是小资的建筑物也会随之冒起,如:影剧院,现代体育馆。

而中国此时正是开始奔向建设高峰的关健时期。

这一点,读建筑学和商业的霍峰深刻了解,同样拥有四个硕士,包括经济学硕士的野心家陆放也了解。

霍峰道:“frankie,你们陆氏有灵活的融资、有钢铁、有物流、也有网罗香港和海外一些建筑人才的能力。但是坦白说,在内地做房地产和建设恐怕还是个新手,等你真自身做好准备、打通所有关节,到能施展拳脚干什么的时候,恐怕最佳时机已经过去,或被人捷足先登,强龙难压地头蛇。”

霍峰给陆放按排住宿,特意带他来这个霍氏开发的高级公寓小区,何偿不是向陆放或者说陆氏显示实力,霍氏的实力、他霍峰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