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既然看不懂,索性就不再去懂,只要膜拜就足够。

时间过得很快,虽然高考倒计时天数的下降,上半学期结束、春节过去、最后一个学期到来。

到了三月份,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开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26 20:45:22~2020-05-29 02:52: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时光迷、玫瑰薇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艾昕虽然没再把数学竞赛当作重点, 但这场国家集训她还是报名参加了。

明明已经不是死亡任务的范畴,但她就是想去。

机会只有这一次,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可望不可即的, 多么地不容易,都已经考上了, 不去体验体验总觉得有点吃亏。

国家集训队的行程总共两周, 两周时间,艾昕倒不觉得会影响她的高考成绩,她对高考其实并不是太担心,至少不像参加冬令营那时忧虑。

学过数学竞赛之后, 数学高考试题对她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竞赛对提升理科思维确实有不小用处, 反正艾昕自认变聪明了,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她碰到难题也不大会有束手无策的情况。

所以,她还有是自信能抽出两周时间去参加集训队,体验体验。

今年的国家集训队举办地点在外省的一个大学里, 集训队成员都被安排住进大学宿舍。

艾昕又是七中里参加集训队的唯一一个女生,所以是和别的学校的另外三个女生拼着住一个宿舍。

这条件和冬令营的酒店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不过至少不会再出现酒店门口被狗仔拍的乌龙了。

另外三个女生似乎不追星,和艾昕同住一个宿舍也只在刚开始的时候新鲜了一小下, 之后都是径自学自己的,一看就是学霸的样子。

大概来这里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个进军IMO的梦。

艾昕不一样,她本身进集训队的成绩就是掉车尾的, 且没有死亡任务相逼,来这里只为了体验学习,成绩什么的,并不强求。

只是比较变态的是,这集训队的集训强度还真不是一般地大,主要就是三个组成部分——自习、讲座和考试。

第一天开幕式,第二、三天上午就是考试,下午自习,之后每天上午就是讲座、考试、讲座、考试如此反复,下午和晚上则都是自习,一直到最后的大考和闭幕式。

两周时间内,大大小小的考试加起来就有六场,可见强度之大。

艾昕只为了体验学习,所以心态放得很平和,在考试上也没放太多的尽力,倒是把讲座听得很认真。

不过方翊和赵家霖不同,这两个就是冲着IMO去的,特别是方翊。

赵家霖可能还要更悬一点,要进前六名的难度还是挺大,得拿出最佳状态、超常发挥才有可能,但他一样野心勃勃,还是想去拼一拼的。

方翊就更不用说。高一那年他来参加,只一名之差就能进国家队参加IMO,这给他有了不小的打击,毕竟他从小顺风顺水,成年第一、学神地位不动摇,本是有自信冲着IMO冠军去的,结果连进场资格都没拿到,气得半死,以致高二那年直接没去参加。

今天高三的他没再中二了,这是参赛的最后一个机会,怎么着都得拼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