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激战之后,叛军虽然数次几乎要登上城墙,但毕竟并没有成功。等到天亮时鸣金收兵,站在城头上观战的李长庚和满朝文武都忍不住沉默。

这一夜的伤亡被统计了送上来之后,这种沉默又增添了不少别的意味。

按理说攻城战,攻城的一方损失会更多一些。但即便如此,城中守军还是损失了数千人。他们并不知道赫连辙的凉州军伤亡是多少,但是可以肯定,这样的战事再来几次,城里就抵挡不住了。

百姓们都成了惊弓之鸟,虽然有人提出可以组织他们上城墙战斗,但实际上要执行却很难。

因为赫连辙派人在城外喊话,表示绝对不会伤普通百姓的性命,他们的财产也可以自己带走。万一百姓们觉得朝廷打不过,组织起来冲击城门怎么办?

堡垒都是从内部更容易攻破,如果百姓们出城迎叛军入城,那朝廷就真的完了。

事已至此,真正是进退两难。

坚持下去,可以想见结果一定不怎么妙,而且到时候叛军杀红了眼,损失那么惨重,自然更不可能和平的坐下来跟大家谈判,进城之后说不定会报复。他们承诺不会对普通人出手,那就只有对朝廷的军队和官员动手了。

如果直接投降,且不提李长庚这个皇帝能不能够答应,就是泱泱大国的脸面也要丢尽了。

当然,拥有这种纠结的人,都是朝中大臣们。就算赫连辙建立了新朝,也还是需要有人做官的。

朝中性情耿直宁折不弯的人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这些,就算将来要仕于新朝,除了脸上无光可能被人唾骂之外,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