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那发色,就不可能是民窑瓷器。
至于怎么知道那是清代的,主要是看工艺分辨出来的。
孔雀绿釉是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大约在唐代时传入我国。
那时孔雀绿釉的烧造技艺较为拙劣,多有开片和剥釉现象。
明清时期的孔雀绿釉,已经烧造得炉火纯青,釉色犹如孔雀羽毛一般绚丽。
那时暗刻的花纹颇为流行,有些还用金彩进行装饰,艺术特色非常明显。
看到这样明显带有时代特色的孔雀绿釉碎片,很容易就辨认出来,那是明清时期,最好的应该就是清代。
可惜了,那是一件碎片。
有那么一件碎片可以被他利用,现在制作一件精品孔雀绿釉瓷器,好像不难!
特别是那件九厘米高的孔雀绿釉小瓶子,一定要制作出来。
那么制作这种小瓶子,有什么难度?
好像没有什么难度,就算是小点,最多他用三段式来做就行!
不能一体拉胚成型,他最多用接胎工艺做,这还能难的住他?
其实最难的还是孔雀绿釉的调配,先前制作单色釉菊瓣盘,只是一个绿色釉,他就弄出来了多少种?
对于玉壶春瓶来说,最为经典的一种,还是孔雀绿釉玉壶春瓶。
而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难得一见、极为名贵的珍稀品种。
珍藏于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实物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稀少,因而确实弥足珍贵。
想要制作孔雀绿釉瓷器,准确的说是制作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或者是小点的,只有九厘米高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都必须要先知道,什么是孔雀绿釉。
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通过这些名字,就能想象出这种釉色是什么样的。
孔雀绿釉,色似孔雀尾羽,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釉色有深、浅两种。
至清代康熙年间,孔雀绿釉极为盛行,品类不断丰富,其釉面薄厚不同,但均开有细碎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