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珍宝无疑

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更是少见。

之前,也就是在1992年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了两件,形制、纹饰均相同,唯一大一小。

“这么可爱的兔兔,肯定要多制作几件啊!”

原来陈文哲见过牛尊,虎尊,还真没想过兔尊。

既然遇到了,那么这也肯定是他们一念堂的一款主打产品。

看着手中的青铜兔尊,整个成体系的传统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浮现在他眼前。

仔细查看,好像也不是特别麻烦。

毕竟陈文哲现在会的技艺实在是太多了,触类旁通,或者直接拿来用,都是可以的。

制作青铜器,其实不是太难,比如先用特制的泥巴,做成待铸青铜器的实心泥模。

接着在泥模上分块翻制外范,之后修整外范,并加刻详细的花纹,把小块外筑拼接成大块。

接下来,就是装逼时刻,也就是在青铜器预定位置制作相应铭文。

做完这一期,就需要修整泥膜。

也就是在泥模上刮去一层厚度,这层空隙就是待铸青铜器的厚度。

这些都做好了,就需要制作浇口和冒口后的剖视模范。

做好了泥范,就要开始烧制泥范。

这时用约600度的温度焙烧成陶质,对合成整体范预热并灌注铜液。

做完这一步,就需要打碎泥范,取出青铜器。

这么一看,也就是青铜器的铜料配方,再就是泥范的制作。

这些对于陈文哲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

当然,制作古代的青铜器,自然是少不了失蜡法。

失蜡法其实更简单,先把泥质范料塑出熏炉内范,使之阴干。

再就是内范内贴蜡片,片凋空、刻花。

用蜡料塑出蟠龙和口衔的蜡柱,制蜡质浇口,排气通道,并焊接成整组蜡模。

范料稀释成泥浆,反复涂于蜡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浇铸铜液所需的厚度。

阴干后,取较干的范料包覆于泥浆层外,再阴干成整体的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