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的崛起已成定局,与其将之交给别人,不如将一切把握在自己手里。将来一旦生变,许多事情也更有把握。
他就不信,如果圣君真是昊天,这一世家都被自己偷了还能有翻本的机会!
随后几天,杨罡按部就班,日常在三法司处理公务,夜里就到青云阁查阅资料,寻找一些可能适合天庭坐落的所在。
九天之上缥缈无际,一个人去寻常恐怕十年百年都不一定能成。
君不见那太岁部成立了万年光阴,也未寻找到合适的地方?
总而言之,这件事急不得。
至少在他成婚之前,杨罡没有再离开圣京的打算。
这一日。
杨罡终于忙完了手头的事,见尹喜始终眉头紧皱,知晓管理、推行现在的大周律法,对他而言还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
于是在当夜。
杨罡随风潜入梦,进入了尹喜‘北地关尹’的前世。
入山一日夜,世间已百年。
当次日清晨,杨罡睁开眼睛。
一双清亮的眸子又多了几分沧桑,气度更显沉稳、儒雅。
这一次进入北地。
他获得了‘气’的力量,以后世修行之法逆推当世,达到了肉身无敌的状态。
并降服了当年的魔盗‘馗’,却并未当场斩杀,而是心念一动将之放逐在九幽之下。
随后十年。
他周游各国,寻访百家,与诸多圣贤大德交流互通,渐渐明悟了‘神’之道。
此神非神明之‘神’,而是精气神之‘神’。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天地大道不显,灵机稀薄,那一批走在最前方为族人开辟道路的先贤们,走上了另一条不可思议的道路。
杨罡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力量、破坏力或许比不上现在的仙君,甚至地仙。但若是真正对战,寻常仙君的生死或许只在一念间。
‘神’念之力,源自于道理。
是百家诸圣对天地的解读,对大道的延伸。相比元神之道,与杨罡的不灭意志,竟是各有千秋。
“大道殊途同归,却也有各自的精彩。能在上古大放异彩的百家诸圣,没有一个是弱者!”杨罡感慨地叹了口气,“若非后来天地复苏,圣君开创觉醒命阶之法,百家诸圣也不会主动退避。”
“道理之途实在太难了!能走上这一条路的又有几人?”
“不长生,终究无法成为主流啊!”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