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见有客人,自然热心招待。
励如桑倒好,将人家介绍到跟前的货儿一件件挑剔过去,要么品相差,要么偷手(制作中偷工减料),甚至直接揭穿小贩“杀猪”。
被轰走后,赵也白笑问:“以前好像是你告诉我,顾及卖家的脸面是规矩,不能当面挑刺儿,人家会当你成心找茬儿。还吓唬我一般一条街上的商贩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联盟,得小心人家联起手来让你走不出这条街。”
这不就是之前在泰国的铁道市场遇到的情况?励如桑勾唇:“再体验一回‘飞跃地平线’也不错。”
说罢励如桑百无聊赖舒展个懒腰:“就当参加鉴宝大会前我练练手。”
既然谈回这话题上,励如桑便又问:“你说,纳瓦先生知道我们提前来清县了没?”
不待赵也白回应,励如桑倏尔驻足。
赵也白觅着励如桑视线的方向。
巷子口有个蓝布铺就的货摊儿,在他这个外行人看来,和前面走过的几个唯一的区别不外乎各自售卖的物件不同,然而励如桑已经阔步走去。
赵也白从不以貌取人,但这个摊儿的小贩确实长得有些贼眉鼠目,贼眉鼠目里透着股机灵劲儿。
励如桑在摊儿前蹲身。
赵也白站在她身后,看到励如桑特地先从她的包里取出一只手套戴上,旋即才捡起摆放在蓝布上的一枚类似古铜钱币的玩意。
小贩原本悠哉地坐在紧挨墙根儿的阴影下,嘴里叼一草根,见状立刻挪到摊儿前,冲励如桑竖起大拇指:“看来来了个识货的。”
励如桑微眯眼:“出个价。”
“既然你爽快,那我也爽快。”小贩左手伸出两根指头。
励如桑似笑非笑:“镇棺钱,‘冥财’,邪性,一般讲究的人不碰。”
小贩笑咧咧:“您这不都碰了?说明不介意。”
励如桑扫视摊儿上的其他物件:“看起来路份都挺高。棺材钉都有?鬼货还是贼货?”
小贩从她手里夺回古铜钱:“第一次来清县?问问清县当地人,哪家哪户家里没个祖宗留下的宝贝儿?我们这儿整座城,是个大古墓。几年前地震后,动不动就能从地底下挖出点东西。”
励如桑轻哧。这一点,她不是没听说过,也因此清县这些年的游客中很大一部分比例被古玩爱好者占据,但据她所知,这确实只是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软性宣传罢了,她刚刚光顾过的几家店,十个有八个讲过类似的话。
不过小贩压低声的下一句话叫励如桑心里头又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