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谢教授,那论文署名的事情,还有专利这些……你是怎么弄的?”霍荣恩教授有些不死心,这么大、这么紧急的项目,现在被解决了,特效药也生产出来了,他们要是不跟着沾点光……不甘心啊!

谢书尧十分坦然地说,“论文中用到了一些数据,我都根据你们给我的材料找到了实验员,署名挂上去了。霍教授,你放心,和病毒学相关的内容,我一点都没碰,主要内容还是计算药学方面的,不会影响到你们后续成果的发表。药物专利上,因为主要内容是合成药物的药物流程,与你们的研究结果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只挂了霍教授你的名字,在第四作者的位置。你们病毒学的研究,我没帮上什么忙,不用给我挂名。”

说实话,她也不稀罕几篇文章的挂名了。

要是想要文章,自己写就是,何必去求别人?

霍荣恩教授听到谢书尧说论文和专利都有挂他的名字,脸色稍微好看了些,可心里还是对谢书尧有了看法。

这个年轻人还是太不懂得行业规则了些,你过来蹭了别人的项目,还能一点好处都不给?当时找我们拿数据的时候,我们可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谢书尧开车出了协和医学院,将**实验成功的消息给科技部发了一份,给药监局发了一份,还给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也发了一份。

科技部与药监局早就收到了谢书尧要申请加急药物专利的消息,早就等着**实验结果了,这会儿得到谢书尧的肯定结果之后,立马就把相关新闻发了出去。

先把九黎山地区的群众情绪稳定下来再说!

金陵药科大学的李勤校长知道谢书尧没出寒假就来了医药高等研究院一次,故而一早就等着谢书尧的消息。在等消息的这段时间里,李勤校长已经吩咐网宣部把新闻稿都写好了,谢书尧的电话一来,立马就把新闻稿粘上去。

以李勤校长的经验,在没有九成九的把握之前,谢书尧不会把一个科研成果拿出来。既然她拿出来了,那就证明她真的有把握。

除了已经研制出H6N9特效药的新闻外,李勤校长还问了谢书尧一些细节,比如说从药物研发到实验结束取得成果,有没有发生什么比较特殊的事情。

李勤校长的本意是,让谢书尧讲讲药物研发有多么不容易,金陵药科大学也好立一个‘为研制药物而百折不挠、通宵苦干’的正面形象出来,谁知谢书尧同他说。

“前前后后,一共都没有用了几个小时,能发生什么比较特殊的事情?”

“病毒学层面的研究是协和医学院霍荣恩教授团队做的,他们的研究为我们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没有霍荣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哪怕有《计算药学》,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将成果做出来。”

“因为霍荣恩教授团队提供了十分详实的数据资料,所以我们后期的研究并没有耗费太长的时间,从我拿到资料开始推算药物分子式到最终确定用的分子式,一共用了三个小时。之后来金陵药科大学这边做实验,不算路上耗费时间的话,一共也就七八个小时。”

金陵药科大学网宣部的老师问谢书尧,“谢教授,那请问你是怎么定义这次与协和医学院的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