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好累,急切的想躺下来。沈禾摇头:“还有。我不吃了,你煮了自己吃吧。”
说着站起来去给他拿。被霍兴华伸手拦住:“既然不想吃就回屋去睡觉,要是晚上烧的厉害就让人叫我,我去公社卫生院给你拿药。”
懒得跟他争,沈禾点点头,转身回了西屋。霍兴华又交代了肖亚娟,让她注意着些,这才回屋睡觉。
一夜都没敢睡实,翌日天空依旧阴雨连绵。听肖亚娟说她一夜好眠,早起已经不烧,他这才放心。
秋雨连绵了三天,天刚一放晴,队里上工的钟声就敲响了。经过生病的一夜,霍兴华敏锐的发现沈禾不那么排斥他了。他将小水缸挑满,她又开始用起了奢侈的泉水。
“挑井水就好,泉水太远了。”
她这么跟霍兴华说,小伙子彼时正担着水桶准备出门。他脸上满是喜意,颠颠肩上的扁担笑道。
“这都不算什么,就这点儿路,我半小时打俩来回。”
这家伙身体素质真好,沈禾无奈的扯扯嘴角“可是最近在收秋,本来就很累了。真的没必要那么远挑水。……或者暂时用井水,等秋收结束闲下来再挑。”
“没事,这都不算啥。”小伙子说完转身出了院门。身姿矫健,步履轻盈。两个大桶搭在两侧跟翅膀似的,好似准备展翅高飞。
第18章 烧饼,簸箕
忙忙碌碌一个多月, 地里的庄稼终于都收了回来。只剩扛杆子,刨茬、犁地这些收尾的活儿了。
这里的气候冷,估计等不到犁完地就得上冻。到时冻土层不好动, 只好等到来年开春再犁。如今宣扬什么人民的力量大,冻上了也会坚持犁,人拉牲口拽,费个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把活儿干完。
沈禾使撅头锄头都不利索,在地里只能挎着箩筐捡人们刨起来的茬和地里的石头, 一天才给五分。比孩子多一分。若不是不想惹人侧目, 她是真不想一天天的这么耗时间。
这天,她提前跟队长请了假去公社。赶巧翌日队里发放需入地窖储存的红薯土豆,每人五百斤。之后的一年里每月扣九斤像玉米高粱这样的口粮, 原先一月二十八斤的粮食只给十八斤了。
肖亚娟看她疑惑,开口跟她解释:“之前一直是这样的,你们来的晚,没赶上发红薯土豆还有北瓜南瓜之类的东西,这才每月给二十八斤的粗粮。这都是照顾咱下乡的知青,大队的社员男人三十八斤, 女人只有二十四斤。”
沈禾点头表示明白。就那么点儿口粮,还分成了三六九等。难怪大家都念叨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呢, 半大小子口粮只有十几斤,可他们的食量,绝对可以超过成年的大男人。
已经准备好去公社取包裹了,如今可咋办?要不明天去取?正为难, 霍兴华从外头进来:“你这换了衣裳准备去公社吗?”
“嗯。”
女孩咬着嘴唇,腹中酝酿的话不好意思出口。正想着要不就明天再去好了。她转身回屋换衣之际,男人率先开口。
“那我帮你领红薯吧, 和大家的一起放地窖。做个记号别弄混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