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笑了笑,又说了些朝堂之事,尤其是多问了六阿哥弘昕平日课学,张廷玉都恭恭敬敬地一一回答了。
胤禛看着张廷玉出去,坐在御座之上沉吟了半晌,便叫了苏培盛来,嘱咐将内务府新制的紫檀木象牙四面镶牙子书格一架、节节双喜园玻璃窗合牌、紫檀木边座玻璃小插屏转板矮书桌都给张大人送去。
吩咐完了这些事,守在外面等着报贵妃脉案的两位太医便被苏培盛召了进来。
贵妃娘娘的产期大约在正月底,距离眼下已经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光景了。
太医们本来在宸贵妃有孕之后,已经分成了四批八人,轮流值守在御药房下所上夜值班,双人进出,每次给皇上报脉案也是双人。待得产期一日**近,“守喜”的太医也变成了每班三明,轮流值夜。
天地一家春里,精奇嬷嬷又送来了两名灯火嬷嬷、两名水妈。
此外,胤禛还下了旨意,只要宸贵妃心想,虽是都可让家中女眷一人,进内住在天地一家春,贴身照看。
第481章 亲诵
这是内廷的恩典,吉灵早已谢了恩,但是并没用上。
与此同时,各项为新生儿准备的物事,也一一被筹划妥当:各色春绸七丈五尺一寸,各色路绸八丈一尺三存,白漂布二匹,小挖单二十六个……等等。
这还只是个零头
满族语里称呼这为吗哪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待产包——将新生儿穿用的衣物,在产妇发动之前,先准备齐全。
此外,临产时起到保佑和镇邪作用的易产石和大楞蒸刀也都被内务府送到了宸贵妃面前以供过目。
清宫规矩,妃嫔娘娘们临产时,产房外面需要悬挂刀,用以镇邪。另外,还要放置易产石,借以助产。
尤其是易产石,为宫中珍稀之物,历来收于乾清宫,胤禛一朝则归于养心殿,平常任何人都不许擅自将它们拿出,只有在重要的嫔妃临产之时,经皇帝许可后方可请出,分娩之后要立即送回原处,违者治以重罪。
宸贵妃娘娘的起居饮食,有关差使、守喜人员的安排准备情况,则全被记录在案。
腊月二十七日,又有钦天监博士被苏培盛带来,奉旨来到天地一家春观察方位,认为后殿明间东边门南大吉,就让人在选定的日子和时辰刨一个喜坑。
所谓喜坑,就是用来专门掩埋胎盘和脐带的小土坑。
光是掩埋了还不够,分娩之后,还要引姥姥二名至喜坑前,边念喜歌,边把红绸、金银、八宝等安放在喜坑之内,保证孩子平安顺遂,快快长大。
吉灵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肚子,低下头都看不到脚面。
胤禛怕她害怕,越是临近生产,越是往天地一家春里来的频繁。
他本来之前来的次数就不少,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下朝就往天地一家春来,连九州清晏殿都不怎么回去了,又命人将不少平时要用之物直接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