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渝州城每年的七月中旬就要进行一次户所盘账。

刺史大人看着明显比往年报上来多几倍的数字,大吃一惊,“今年的税收这么如此之多?”

师爷比主子还惊讶,身为属官,他很早就查清楚根本,老实回道:“大人,非是底下人做鬼,讨您的欢喜。今年咱们渝州生意场出了一个赵家,他家前前后后的生意,不仅给咱们渝州长了人口,就连商户税都交了很多。”

户部颁行天下商税,十之收四五,到了蜀南之后,一律收一半。

赵家贡献颇多,好似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只是,刺史大人盯着粮食税道:“那这民粮和人口税呢?又是从何而来?”

师爷拿出另一本账册,翻到名录一页,“大人,这是赵家出钱安置的呼云山庄人口和户籍造册。”

刺史大人翻到最后,愣了一脸,“竟有两千余口?”

两千余口,这都可称一小镇了。

身为朝廷命官,这猛地多出来的政绩叫他不安,流民多,岂不是容易滋生民乱,这赵家莫不是要造反?

“大人,”师爷打断他的胡思乱想,道:“此呼云山庄前是普通百姓,落户籍都是民身,并非赵家奴身。”

哦,民身就好。刺史大人心间一松,“改日咱们去这呼云山庄瞧瞧吧。”

师爷应是,今年吏部根据地方提交的文书簿子,给大人评定级别必不会低,若是大人不知内里,观察使一问,岂不是失职?

居功甚伟的赵家玲珑不知自己正被大人们念叨着。

她在街口,扫了对面装模作样的男人一眼,道:“丁郎君怎么会来我隐庐呀?”

他叫她‘赵掌柜’,她却是称他‘丁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