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吃完了饭,小男孩有些困了,耷拉着眼皮不停地点着头,身子摇摇晃晃的,那个母亲又要看行李又要护着她,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大姐,你把行李放我们脚边吧,我帮你看着,你坐在那抱着他睡吧,不然怕是他要摔下来了。”陆瑾主动说道。

“哎,谢谢,谢谢!”大姐又不停地谢道,将行李搬到了他们脚边,说道,“你们伸不直的话,可以把脚放上面,没事的,都是些硬东西。”

离到站还有四个小时,车上嘈杂人又乱,陆瑾也睡不着,便跟大姐闲聊道:“大姐,你们这是去哪啊?”

“去上海。”

“那咱们同路啊!我们也在那里下车,大姐你们去干什么?”陆瑾倒是惊讶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巧。

说起这个,大姐明显有些迟疑,但陆瑾是他们的恩人,她也不想瞒着,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去找孩子爸爸。”

这大姐的老公,孩子的爸爸原来是去他们那插队的知青,前年返城了,回城前说好了等在那边安顿好了就会接他们过去的,可这都一年多了,什么消息都没有。

他们家里的积蓄都被孩子爸回城的时候带走了,她一个女的,又要带孩子又要下地还要去城里赚钱,熬了一年,有一次在地里晕过去了,在乡下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她这才想着带孩子出来找她男人的。

“等找到孩子他爸就好了。”大姐最后满怀希望地说了一句。

陆瑾听着却是不太看好,实在是这个故事太耳熟了,这样的事全国各地都在发生,就连她们村里也有,大多数的结局都不太好,可看着大姐充满希望的眼神,那些话她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那你打算怎么找他呢?你有他的地址吗?上海很大,找一个可不容易。”她问道。

“不...不知道...但我有跟大队里打听过他来下乡时登记的住址,我找人问问应该能找到的。”大姐说这话时却一直没什么底气。

这时,陆瑾身旁的那个一直没有开口的中年男人却开口说道:“我正好在上海的报社工作,还有些人脉,要是你找不到的话可以联系我。”

听到这话,她看了他一眼,像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中年男子转头朝她点了点头,便继续去看报纸了。

正好这时那个小男孩醒了要去厕所,那个大姐带着他去了。

谢逸转头看向她,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安慰道:“多想也没什么用,兴许她是个例外呢?”

“希望这样吧,这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悲哀。”陆瑾沉默了会儿说道,“知青不择手段回城,不仅会造成大量类似这种的社会悲剧,也会让城市陷入一时的混乱,都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有时候却不是这样,其实在这时候,更需要一个社会性的有力量的声音去站出来指出来这一切,加以改正,不然这种悲剧还会延续到下一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