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大师能够成为敦煌飞天的象征,也代表着她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
早在九几年的时候,琳琅的《敦煌飞天》已经占据了春晚的独特位置。
哪怕二十多年过去,若沧都能搜到那一年的舞蹈影像。
这一场留在大众记忆里的敦煌之舞,仍被无数年轻人津津乐道。
老旧的春晚舞台,不像现在一样流光四溢,闪烁特效。
录制效果更不如近些年清晰。
但是,当烟雾弥漫的舞台,洒满橙色光辉的时候,翩翩起舞的飞天们,便将屏幕前的观众,带入了那个想象之中的极乐世界。
伴舞人数众多,簇拥着中央的琳琅。
她赤足一勾,身姿妙曼,将飞天的柔美与力道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场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之舞,每一缕呼吸都随着她的动作起伏。
琳琅的表情温柔,笑意浅淡。
肃穆庄严的神情,尽显敦煌飞天的神圣不可侵犯,却又不会显得冷漠无情。
琳琅的舞蹈动作,有着说不出的干净利落。
她单脚矗立在舞台上,摆出反弹琵琶的经典动作,稳得没有一丝一毫颤抖。
那一刻,她就是飞天,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若沧补课的全程,都在感叹琳琅的舞姿。
一个人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到了极致,那便说的是她了。
欧执名见若沧不仅看舞蹈,还翻起了琳琅的访谈,便说道:“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次现场。当时看完就觉得心绪平静,什么烦恼忧愁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