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瑜国太大,一些贫瘠之地不乏悍匪,以劫道为生的山贼,这些亡命之徒自是不会放过每年的田税。
她这哪里是给三皇子一个将功抵罪的机会,明明就是挖个坑等着三皇子罪上加罪。
再有,一个皇子被派出去收田税,远离朝堂少则五个月,多则七个月,中间只要有心人做事,完全可以把三皇子先前的朝堂势力全部抽空。
偏偏她思索周全,每一处都分析有理有据,铭瑄帝虽然有些无奈,但想想确实是她说的道理。
顾淮郅心里思索一番,默默给三皇子点上一支小蜡烛。
关于堤坝一案就了决断。
先前顾淮郅没给回答的粮仓一事铭瑄帝再问清若。
清若把之前呈奏折的话又说了一遍,“那徐广正好像是个假身份,儿臣已经派了人去徐广正老家核查,但徐广正从家乡出来多年,父母皆亡,暂未找到关系亲近的亲戚。”
徐广正背后牵扯到二皇子,牵扯到周国,这些不能由她来告诉铭瑄帝。表现太过铭瑄帝也会对她和太子生疑,毕竟她是天然太子系,铭瑄帝会觉得是太子安排好的,只是通过她捅到他面前。
她把三皇子支出朝堂的根源是顾淮郅查到的堤坝证据,也不是她经手之事,铭瑄帝刚过四十五,身体尚健康,不会希望下面的皇子现在就开始夺权,哪怕对待太子也一样。
铭瑄帝闻言轻轻挑眉,“徐广正现在何处?”
“在大理寺,带回洛安之后儿臣便连同卷宗一起移交给了大理寺。”
铭瑄帝点点头,“此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转头看向顾淮郅,“无咎你待会出宫先去一趟大理寺,尽快核查此人身份。”
“臣领旨。”
清若微弯笑颜,“那徐广正有寻死之意,儿臣先前让人斜了他的下巴。”
顾淮郅点点头,“谢公主提醒,臣记下了。”
此次赈灾有功,明日朝堂便要论功行赏,同时还有堤坝一案其他官员的处决,铭瑄帝先召他们二人来见也不过是因为这事赈灾一事都是他们二人领头行事,要在早朝前见一见这是惯例。
事情说完,铭瑄帝便让他们退下各自去忙,刚从华中回来,神策军内还堆着许多公务等顾淮郅处理。
清若和顾淮郅起身行礼告退。依旧是标准的正礼。
待她直起身之后铭瑄帝才笑意盈然和她说,“凤兮的孝敬朕收到了,朕心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