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那这十天怎么办?”宋青阁已和沈辞出征过一次,了解此人的作战风格,那就是怎么匪夷所思怎么来,但他倒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战场上有时就是需要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性,“我们只占了池州的东南一角,要是许自慎强攻,十天可能撑不下去。”

“吉渊县位置得天独厚,四面环山,在池州是出名的穷乡僻壤之地,州府都不兴管。我们选在此地进入衡川是最为稳妥的,一旦拿下便是易守难攻。许自慎想再拿回去要费一番功夫,但他缺钱,也耗不起,多半会暂时放弃。”沈辞慢说道,“我们过不去青木江,他也过不来,恐怕他还是觉得我们会在池州往西打,或者绕开青木江再入衡川。”

这点毋庸置疑,宋青阁和岳亭川都点了头,沈辞又道:“这十天我们就按兵不动,让许自慎去焦虑和观望,等他望个几天想打了,也只会派人攻吉渊县。这地方攻个几天也打不下来,此时我们差不多也等到了青木江结冰,我们在夜间渡江,突进衡川,大功告成。”

岳亭川试探地看宋青阁,仿佛在问“要不要听这个人的”,宋青阁仍然是不能全然放心,毕竟十天后说结冰就能结冰,这也太神了。

“卑职突然想起来,出征前陛下交给卑职一个锦囊,说到了青木江北岸再打开。”沈辞见两人如此,脑中灵光乍现,从怀中取出小心放置的锦囊,“卑职觉得现在应该到时候了,不如我们看看?”

岳亭川有些无言,不是很明白这对君臣怎么都这么喜欢故弄玄虚。

见宋青阁和吴显英默许了这个决定,沈辞便麻利地打开了锦囊,里面是一张被折了四折的字条,展平,谢如琢的字迹隽秀瘦窄,写道:今冬酷寒,注意气象,等青木江冰冻三尺之日,可渡江奇袭。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我难道要掉马了?

好想每天都让两个崽恋爱!为什么这是一本剧情这么复杂的权谋文!为什么我还要写战场戏!我明明就是个恋爱脑罢了(bushi)

每日怀疑自我ing

掉马还没,怀疑和朦胧阶段会持续一段时间。

第30章 渡江奇袭(倒v结束)

那张字条飘荡着从沈辞手中落下, 岳亭川眼疾手快用手指夹住,不明所以地看了他两眼, 拿去与另两人一道看了,对视几息,叹道:“既然陛下也这么说,那就再等十日吧。”

沈辞恍如神魂脱壳,眼中空茫,神情却千变万化, 一时疑惑一时又震惊,过了会又自己摇了摇头,直到岳亭川在他面前打了个响指才回过神来。

“陛下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不是好事吗?”岳亭川疑道,“你这是什么表情?”

沈辞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该摆出什么表情,青木江在冀北冀南交界一带, 冬天虽冷却不至酷寒, 江河也甚少有能结成厚冰的, 人要在冰上行走就更不用想了。但他有前世的记忆,知道今冬就是这么一个酷寒天,就连江南都飘起了雪, 青木江冰封, 走人走马都畅通无比。

可谢如琢是怎么知道的?

他能想到的解释太过惊世骇俗,让他根本不敢相信。

世上奇事有一人重活一世还不够?

大敌当前,行军在外, 再多的疑问他也只能压下, 当岳亭川第二次相问时,他摇头道:“没事,卑职也是没想到陛下居然这么想。”

四人又聊了几句, 早早散去,那个锦囊回到了沈辞手里,他的手指轻抚淡墨字迹,心里想着,回乐州后,第一件事便是要问谢如琢锦囊妙计何来。

三日后,北风烈烈,比前些天更冷了,人站在帐外没一会就冻得手脚发麻,沿岸的百姓都在谈论着今年怎么冷得这么快。

许自慎果然派池州驻军攻打吉渊县,岳亭川退回吉渊督战,占据四面高山严防死守,待敌方攻势渐缓后,便利用地势反守为攻,应对轻松自如。

离十日之期越来越近,宋青阁已然信了沈辞的话,今冬确实冷得不同寻常,可称十年难一遇,他们这一战也可谓破釜沉舟,如此天气不宜久战,否则粮草如何运来都是个问题。

许自慎的兵马也已在南岸扎营,沈辞知道他或许也在等江水结冰。

只可惜人算终不如天算,他不会知道到底哪天才能冷得将整条江都冻住,即使看到江水结冰,也要数次尝试后才能确定到底能不能过人马。

而他们不需要这样等。

这日是冬月廿十,从昨夜开始,整条江就已冰冻,沈辞独自一人在冰上走出几丈远都没出现裂缝,但他拿刀敲了敲,摇头说不行。

今早江上冰层又厚了些,原本汹涌的江水已完全冰封在了下面,往前多走一点就会有目眩之感,只觉前后左右皆是一样的景象,人是如此渺小,仿似冰蓝色画布上一颗微不足道的墨点。

若要渡江突袭,先锋军至少要先过去两千,前后不能走得太分散,不然难以策应,故而冰面上至少要同时承载两千个人与两千匹马的重量,一旦现裂缝,很可能是毁灭性的伤亡。

沈辞对宋青阁道:“再等等,到了晚上冰会更厚,而且不会被冰层晃眼。卑职猜许自慎若要渡江,至少还要再察看一天,不会在今夜就动。”

宋青阁点头同意,若非沈辞信誓旦旦称冰层上真的能走数千兵马,他也会和许自慎一样反复观察再做决定,成千上万人渡这般宽阔的江面,没有十足把握无异于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