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两位先生过来,那位个子不高矮敦敦的先生看向陈熹:“是!”
“董先生,如今我叫陈熹!”
“对!对!你叫陈熹!”董先生拍了一把他的肩膀:“听说把举人都给考了?这次是上京赶考的吧?”
“我打算过三年再大比,这次我的这位杨大哥会参考。”陈熹说道。
“为什么不考啊?你的名次,金榜题名也是极有可能的。若是能高中,这个年纪,以后可就前途无限啊!”董先生说道。
陈熹笑了笑说:“不行,我得等三年,而且要提前一年来西麓,还要在西麓学上一年,不管怎么样,我也是西麓出去的人。”
李山长知道他是半开玩笑,不过他有这个心,他心里已经是很高兴了:“你们来看这个黑板,还有这个粉笔!”
两位先生过来听陈熹解释,都说好东西。陈熹从怀里拿出一张黑板的制作方法,给李山长:“山长,黑板的制作办法,给您了,您可以让木匠给您做。粉笔,因为用在石头上和木板上软硬不一样,还有灰尘的多少,遂县那里做这个的匠人也摸索了很久,您就让他们赚个钱。您要是要,京城已经拿了一批过了来,可以去买。不贵二十个铜钱一盒一百支,按照淮州几个书院的看法,一盒可以用十来天。”
“这个可够便宜的。”董先生说道:“自己花时间做也不上算啊!”
“这个只要你告诉我们去哪里买就好了。咱们还是聊聊,你们那个药场是怎么教那些孩子的。”李山长侧过头看向杨明德说:“跟你们介绍,这个就是江苏的第十二名的杨明德。他之前在药场教那些伙计。”
三人听完,李山长又听陈熹说:“我嫂子如今正在积攒本钱,想要开一所学院,培养郎中。我家嫂子认为除了官员需要经过考试,作为郎中更要通过考试。所以她的想法是收一些落地的举子,去学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吗!”
“陈二郎,你嫂子既然在京,不知道我是否有缘与这般奇女子见上一面?”李山长问道。
“若是有时间,我可以与嫂子再来拜访您!”陈熹说道:“对了,山长,谢弘益如今在书院读书吗?”
“在!”李山长说道:“怎么,你要见见他?”
“是啊!是我娘让我们捎点东西给他。”
董先生叫了小厮过来,让他去课堂里把谢弘益找来,等了一会儿,那小厮过来回道:“先生,谢世子的同窗说,谢世子已经两天没有来上课了。”
“不可能,昨天我还遇见安南侯府的人,说世子常住书院了,怎么会没有人?”陈熹站起来问。
李山长这才惊觉,让人去找了陈焘的老师过来,那老师一进来,李山长就问:“谢弘益两天没来上学,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