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立刻露骨的表现出自己对这龟背牌的鄙夷:“太不专业了,作为灵异爱好者也失格了。不懂弥生时代的符号,可以照着中国的甲骨文弄啊,至少像回事,或者用北欧的鲁恩符文也好。”

“那啥,用鲁恩符文也太不伦不类了吧?”

和马吐槽道。

太田神主插进对话:“等等你们在说什么?这个符号是照着漫画上画的?”

“是啊,完全外行人制作的东西……”和马忽然停下来,“等一下,这个温泉街有卖漫画周刊吗?”

“有啊,便利店会进货,但是只有游客会买。”

和马用戴手套的手拿起这片伪造的龟背牌:“这样的话,这个就不是当地居民搞的了,而且三眼神童是偏少年向的漫画,喜欢读的是年轻人……”

1981年的日本,漫画覆盖全年龄人口,坐地铁什么的经常能看到人拿着漫画杂志阅读。

日本漫画产业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做了市场细分,给少年看的漫画一般都刊登在各种周刊上,所以这些周刊往往冠以《周刊少年xxx》的名字。

而给青年人看的漫画,则放在月刊和半月刊上。

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少年向的漫画往往有着王道的热血系展开,强调热血友情和胜利,恋爱题材则基本是甜蜜青涩的美好青春童话,偶尔有点刑侦题材也一般是《柯南》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浅尝辄止的。

但青年向漫画就完全不同,题材涵盖的范围异常的广泛,既有《岛耕作》系列这种给成年人看的职场热血剧,也有《怪物》《医龙》这种直击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作品,涉及到恋爱的题材也充满了各种成年人世界的元素:劈腿、婚外情等等。

少年向漫画之后一般会改编成动画,而青年向一般会改成真人剧或者真人电影。直到2010年这点才开始有所改变,少年向的浪客剑心也改了真人电影,而青年向的交响情人梦则有动画片。

然而现在是1981年,少年漫和青年漫依然泾渭分明。

西装革履的成年人拿一本《周刊少年xxxx》在公司看,会被上司批太幼稚长不大。

反过来一个小孩子如果拿着青年向的月刊或者半月刊,那也会被家长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