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上了年纪的,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

“是这样的村长……”

……

万安村的规模不算大,把村民们召集起来,也不算是什么麻烦事。

找了个宽敞的地方,大喇叭下通知的时候,要来参会的村民都带着小板凳小马扎。

一群人都心里头犯嘀咕,不知道村长把大家叫来干什么。

“没听说什么事啊,不过听说来了个大老板,兴许是想要征地?”

“那年轻后生,是大老板?听你瞎说。”

也有几个年轻人过了来,主要是图新鲜,他们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村里头这么开大会呢。

当然,暑假到了,所以闲着无聊也是主要的原因。

村长进来的时候,这偌大的空场地一派热闹。

“你确定不进去?”

隋欢又是问了一遍。

“我就不用了,你和村长,把事情说清楚就好。”

隋欢不知道温蒙蒙这是性格如此,还是另有缘由。

这好歹把那么大一块蛋糕,甚至可以说把蛋糕的绝大部分都给了村民,收到掌声和鲜花那是应该的。

然而温蒙蒙,却似乎对这个没兴趣。

行吧,人各有志。

她得过去,确保能把这件事,解释清楚,让每个村民都能接受才是。

温蒙蒙站在树底下,听村长扯着嗓子解释,“……咱们在地里刨吃食,一年到头能有多少呢?反正都一把老骨头,要你出去你也干不了别的,到了儿女那边,也是被嫌弃的。”

“现在生活好了,谁不想多活两年?吃好的喝好的,这总比吃糠咽菜的好。但是这得有钱啊,有了钱才能日子过得滋润。”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

“村长,啥机会啊,你这绕圈子绕的山路十八弯,别整这些虚的没的,说正经的,不然天黑了这会也开不完啊。”

村民们顿时哄笑起来。

村长咳嗽了一声,“就你话多。”

紧接着,又是说了起来,“前段时间,不是有人承包了咱们村的那几个山头嘛。人家说了,一个人赚钱那只富裕了她自己,大家跟着一起赚钱才是长长久久的,所以那一百五十来亩山地,村里人可以劳动入股参与经营,这经营所得,一部分分给大家当分红,另一部分留作公用,这个公用是为了攒钱盖养老院。”

“我有儿子女儿,要什么养老院?我不住这养老院,这一部分钱,能给我吗?”

隋欢就怕遇到刺头,说实在的,村里人对养老这个问题,很是重视。

哪怕是儿女一年到头不回家,三五年才回来一趟,买了点烟酒,那也能拿出去炫耀,“我儿子(闺女)买的。”

养儿防老,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

年轻人压力大,重压之下另辟蹊径。

然而对这些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人来说,观念的突破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年纪大了去养老院还是跟着儿女住?

这几乎是不需要选择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种山村。

隋欢正要说话,村长已经开口,“不能。这一百五十亩地的收入,是四四二分账,四成分给参与劳动的人,四成留下来盖养老院。你要是不想住养老院没关系,不过也只能分那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