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说不下去了, 总觉得说太过那就是乌鸦嘴。

姚彦却没她这么忌讳。

“放心吧,我们想过最坏的打算, 即便是卖不出好价钱, 可本还是保得住的, ”姚彦吃着饭,一点都不焦虑。

姚城也点头,“老三多聪明的脑袋啊, 娘, 这事儿别着急。”

姚大嫂跟着点头。

又过了半个月,姜隽还没回来。

杨氏都没什么胃口吃饭了。

姚彦见此给杨氏做了一顿饭,逼着她吃下。

“娘, 您别担心,”姚彦劝着。

“我咋不担心啊,”杨氏叹了口气,姚父在一旁瞪眼。

“让你听刘家人在那边胡说八道。”

“什么刘家人?”

姚彦追问下,才知道是上次给姜隽做媒的刘家婶儿, 因为姜隽一直没回来,就到处说小话。

什么外面的土匪多,姜隽可能遇害了。

什么这段时间雨水大, 可能茶已经坏了,姜隽赔得血本无归,没脸回村什么的。

“好样儿的。”

姚彦戳动系统,兑换了真言糖。

知道刘婶儿爱占便宜,所以故意将糖扔在她家门口不远处,果不其然,刘婶儿捡到糖以后,直接就放嘴里了。

“哎哟,你们是不知道她和她儿媳妇吵得有多厉害。”

杨氏心里畅快极了,给姚大嫂指手画脚的形容着。

“她怎么忽然骂起亲家来了?”

刘婶儿咒骂儿媳妇帮衬娘家人,可都是她自己的猜测,一直堆在心里,这回吃了那糖,甭管是谁,只要是她第一个见到的人,就会把心里所有的不满都吐出来。

这不,她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她儿媳妇。

“她那儿媳妇可不是好惹的,三个哥哥全来了,这会儿都在刘家呢!”

姚大嫂眨巴着眼睛看向姚城。

姚城看向杨氏。

杨氏一挥手,“去看吧,我才回来呢。”

于是两人便去了。

姚彦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活该。”

想着这东西这么好,于是瞅了瞅自己积分,想要再来点的时候,系统却说已经缺货了。

……

姚彦深深吸了口气后,又支付积分,去瞅姜隽的位置,在发现对方已经快回县城后,这才舒展眉眼,继续晒太阳。

姜隽背着茶直接就往省城边赶去,他也舍得,一路坐马车,紧赶慢赶过去,直奔城里最大的茶楼,死皮赖脸给掌柜的泡了姚彦泡的茶。

掌柜一看泡出来的成色就敲定了。

十文钱一斤的水茶,炒好的茶按成色,在镇上卖二百文到五百文一斤,这茶楼生意好,掌柜的又识货,于是提前咨询了价钱的姜隽抬高了价,卖一两多银子一斤。

除去路费,成本,卖了八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