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婆子将鸡毛拾起来,想起小花瘦巴巴的样子,又道,“晚上我给小花端点鸡肉鸡汤过去。”
“再拿两个饼子,鸡汤沾着饼好吃着呢。”
“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两老口的心放下来后,干活也利索了起来,由于赵珩良是半夜被送回家的,村里倒是没人知道他回来了,更不知道他受了伤。
大家都围着王家和李家的事儿议论个不停。
“就说那马山和王岚的事儿吧,那马家到现在也没来个人啊。”
“我瞅着不像王家说的那样,有什么口头婚约。”
“那都是唬人的话,我看这马家是没诚意,王家都放出那些话了,也没个动静。”
“不说王家,李秀才定了人你们知道不?”
一时间,大伙儿都围着李秀才的事儿说个不停。
赵珩良回家的第三天,李秀才与镇上张员外大姑娘订下了亲事,李老娘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是招待闻风而来的李家族人,一会儿又在忙着收拾李秀才进府城的行李。
王婆子和赵婆子一同去赶集,在镇上瞧见李秀才与张员外同进同出,十分亲近。
两个婆子活了那么多年,自然也有一双会看事儿的眼。
买好东西往家走时,王婆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我瞧着李秀才那身衣服不便宜。”
“可不,是绸缎呢,”赵婆子点头,“我听说李秀才准备去府城赶考,这么一想,他之前那般举动,看来是想让行李多一些。”
这话说得委婉,可王婆子也不是傻的,自然知道赵婆子这话的意思,她呼出一口气,带着些庆幸,将王岚说李秀才不是良人那话说给赵婆子听。
赵婆子听完后,一边庆幸票初听了大郎的话没上门提亲,毕竟那时候王岚还惦记着李秀才;一边又为王岚庆幸及时擦亮了眼。
“咱们活了大半辈子,瞧多了也知道那是个什么人,可岚儿那么小就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感情,就这点上,妹子,你教了一个好闺女啊。”
王婆子有些惭愧,她是知道自己女儿之前是多心悦李秀才的,后面也是她突然想通。
不过心里还是高兴的,至少女儿没有跳进那个火坑。
李秀才这人确实不是良人。
回到家的赵婆子半个字没提王婆子向她说的话,她们亲如姐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赵婆子清楚着呢。
“娘,您是不是走路回来的?”
赵婆子刚把背篓放下,正喝着水呢,就见赵珩良从房里出来,瞅着她。
“那啥,我和你王婶子结伴回来的,这一路上有说有笑,倒也不觉得累,”赵婆子有些心虚,因为她出门前,赵珩良和姚彦都叮嘱她回来的时候赶车,去的时候也是被姚彦送上牛车的。
“娘,”赵珩良无奈极了,“我和彦弟都心疼您……”
“我知道我知道,”赵婆子看向他的右手臂,包着棉布,也没有血迹渗出,味道也没啥,一看就是刚换了药不久,“彦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