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页

倘若不能有效遏制逃户的规模,那么可能会酿成大祸。

前不久剑南的商队写信告诉裴英娘,剑南出现大批逃户,逃户们居无定所,三餐无继,组成光火贼,抢劫过路商队,给商队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女皇登基以前,社会矛盾并未激化,逃户数量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女皇登基以后,逃户问题越来越严重。

逃户历来有之。

他们流离失所,有些躲进豪强庄园或者寺庙道观,有些则干脆落草为寇,烧杀抢掠。

农民们投靠地主豪强,躲入豪强们的庄园中,租赁庄园的土地房屋种子,实质上从民户变为豪强的私人奴仆,借以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因为女皇抑制道教,大力扶植佛教,各地州府兴建庙宇,权贵世家们争相供养,寺庙经济极为发达。

因此寺院中也藏有大批逃户。

僧道有不纳赋的特权,寺庙道观在本身拥有的庄田园林之外,还依靠各种手段大肆侵占周围老百姓的田地,由知客僧代为管理,开设邸店、货栈,经营生意,获利颇丰。

逃户们依附寺庙,甘为奴婢,或者租赁寺庙的土地务农,也可以借其庇护逃避赋税徭役。

有逃户选择应召朝廷募兵,或者从事前途晦暗的手工业、商业,沦为没有人身自由的工奴。

再要么,干脆沿街乞讨,混吃等死。

还有一批逃户,一不做二不休,干起没本的买卖,最终变成为害一方的流寇,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大批农户逃往他方,不仅会造成赋税收入方面的损失,还可能会引发暴动,威胁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