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君即位后,二爷就不插手镇府司的事了。
不过事关傅云英,二爷难免心焦。
他拱手应喏。
第142章 (捉虫)
天气越来越冷,积雪冻严实了,又盖一层新雪,数日不化。
庭院里的池水结了一层浮冰,唯有靠近长廊一面的绿水还在流动。
傅云英休沐在家,倚着栏杆,左手拿了本书,右手横在栏杆上,随手把一碟鱼食撒下水面。
一群艳丽的红鲤缓缓浮上来,争相啄食。
袁三和傅云启在院子里堆了两只雪狮子,堆完后,互相嘲笑对方的雪狮子奇丑无比,笑着笑着揎拳掳袖,差点扭打起来,然后闹着要傅云英给他们评一个高下。
她合上书,仔细看了看两人的杰作,一只像吐舌头的狗,一只像撒欢的猪,还真分不出哪个更丑。
午后苏桐过来看她,闲聊时和她说起,工匠到南方以后,从松江府织工口中得知她们见过一种新的织布机,工匠想要仿造,但只听织工口头述说,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她道:“提高赏银,谁最先造出来,或者造得最好,赏五百两。”
工匠们生活困苦,解除匠籍制度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养活家人,并且在短短一个月赚取以前一年都赚不到的工钱,积极性非常高。这段时间以来,许多工匠主动向朝廷献计献策。但凡点子被采用的,都能领到赏钱,于是他们更活跃了。
苏桐笑道:“主事也这么想,不过这钱由谁给,却不好说。”
从朝廷到地方,不管是做什么,拨出去的银子,最后分到底下的,往往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
比如治理洪灾,朝廷拿出一百万两,中间层层刮肉,最后总督能拿出二三十万两办正事,老百姓就会齐呼这是一位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傅云英道:“这笔钱皇上从自己私库拨,会派专人管理,无论是工部、户部,还是底下的营缮,都无权插手。”
苏桐沉吟了片刻,“虽不是长远之法,眼下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