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用膳的时候了,你去屏风后面坐着,朕见过崔阁老,还要和你详谈会试的事。”
傅云英应喏,退到屏风后。
崔南轩进了暖阁,向朱和昶禀报丈量土地的事。
地方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豪富乡绅想方设法阻挠朝廷清丈,其中大多数是朝中大员的族人亲眷,重新清丈困难重重。
傅云英立于屏风后,听两人说了会儿正事。
朱和昶道:“朕知道了,此事容后再议。”
崔南轩沉默了一会儿,说起另外一件事:“荆襄一带历来都饱受流民困扰,自前年起,当地先有水涝,又逢旱灾,饿殍千里,流民沦为盗贼,据臣推测,可能已有百万之数,他们据深山密林之中,不事生产,以劫掠为生,已成大患,须派兵前往镇压,否则贻害无穷。”
朱和昶愣了一下,崔南轩从来不管这些,今天怎么说起流民来了?
仍只淡淡道:“朕知道了。”
崔南轩垂首,扫一眼屏风,告退出去。
朱和昶看过崔南轩写的折子,放到一边。
他私底下接见其他大臣时,很少给出自己的见解,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这是老楚王教他的,话说得太多,大臣们轻而易举就把他摸透了。
当然,接见信任的大臣时,他不会这么防备。
傅云英从屏风后面转出来,朱和昶留她吃饭,命人摆膳。
宫中的伙食并没有那么好,羊肉水晶饺子,奶皮烧饼,八宝馒头,三鲜汤,蒸鲜鱼,烧鹅,糟瓜茄,炖鹌鹑,鲜莲子汤,论精致,其实还比不上南方巨贾家的宴席。虽然宫中多各地进献的山珍海味,但光禄寺的厨子可不管那些食材有多珍贵,一律猛火猛炒猛煮,做出来的菜都是一个味道。
唯有甜食房的丝窝、虎眼糖最为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