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案件非常简单,前因后果一眼就能明了,哪些案子证据确凿,哪些案子有冤屈,很容易查得出来。
破案,难的不是找凶手,而是处理好案件牵扯各方的关系。
比如高鸣这个案子,重点不在寻找真凶,也不在周天禄到底有没有教唆胡氏杀人,而是山西地方官员、兵部尚书、高御史、太子东宫各方势力在其中的利益纠葛。
换句话说,哪怕知情人知道周天禄是冤枉的,但是为了扳倒周尚书,他们就是要坚持给周天禄定罪。
“前不久浙江那边出了个冤案,刑部明明知道案情有疑点,还是维持原判,只因为当初判刑的人是沈首辅的得意门生,如今已经高居要职,如果翻案,牵动各方,可能引起朝廷动荡……”傅云章感叹一声。
听到这里,傅云英心里一动。
次日,东宫太监又来找她,传达太子的命令,这一次语气更强烈。
她道:“倒有一个法子可以救周天禄,不过此事我不便插手。”
小太监立马变了脸色,收起颐指气使之态,问她:“什么法子?”
她靠近小太监,附耳说了几句,最后道:“这事最好由周家人出面。”
小太监点点头,告辞去了。
又过了两日,就在大理寺和都察院为周天禄的通、奸罪到底属不属实扯皮时,周尚书在上朝时告发高御史收受山西高家族人的贿赂。
高御史立刻自辩,但周尚书早有准备,拿出这两天收集到的高御史收受贿赂的证据,将高御史驳斥得哑口无言。
当一方理亏的情况下,情势立刻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