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因其从容平静,更显得教条中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学生们仰望着她,一句句大声跟读。

无数道声音汇集在一处,融合成巨大的声浪,涌向四面八方,那一句句修身修己的人生格言就这么一点一点融入他们的肺腑,又从他们的肺腑中嘶吼而出,盘旋于书院上空,久久回荡。

人群里,傅云启遥遥仰望着高台上的傅云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到胸腔里有种东西正慢慢苏醒,沸腾,燃烧。

钟天禄、袁三,赵琪、苏桐,陈葵、杜嘉贞,这些天慢慢和傅云启熟悉起来的其他学子,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他,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高台上,傅云英肩披霞光,目光平静。

…………

清朗而又浑厚,朝气蓬勃的朗读声越过院墙,越过回廊,越过亭台楼阁,传向远方。

一道高大身影驻足长廊深处,浓眉轩昂入鬓,五官深刻,剑眉星目,淡淡扫一眼台上锦缎束发、英气勃勃的少年郎,问身后的人,“谁家少年?”

知府范维屏小心翼翼回道:“此子名叫傅云,听说是书院这一届的头名,乃黄州县人。他堂兄傅云章是黄州县举人,此次上京赶考,大约能高中。”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属官咦了一声,道:“大人,上次在渡口,您救下的那个小娘子好像就是这一家的……”

男人没说话,收回视线,转身大步离去。

其他人不敢多话,连忙屏息追上去,亦步亦趋紧跟着。

作者有话要说:

…………

文中的书院学规即《朱子教条》,是朱熹为白鹿洞制定的学规。后来成为全国书院的学规并流传至朝鲜日本。

然后古代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常看到的竖起来排列的,古代一般是摊开叠起来放进书匣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找书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