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们在树阴底下围坐成一圈斗花草,时不时爆出一阵欢快的哄笑声。
赵家大姐、二姐、三姐和九小姐倚着石栏杆低声说笑,面前的钓竿纹丝不动。丫头们侍立左右,为几位小姐撑伞、打扇、煮凉茶。
其中一位穿胭脂色窄边雪青绣杜鹃花对襟褙子,束丝绦,佩环佩七事,系白底绣花马面裙,身量苗条,面容清秀的少女忽然指着自己的钓竿,惊喜道:“动了!动了!”
其他人都围上去,丫鬟扯动钓竿,扑哧一笑,“琬姐别心急。”
赵家小姐们齐声欢笑,刮赵叔琬的鼻尖,“今天都多少回了,次次听你嚷嚷,哪一回真钓着鱼了?”
赵叔琬撇撇嘴,骂丫头:“我明明看到钓竿动了,你仔细些,别把鱼放跑了!”
丫鬟们不敢辩驳,点头应是。
傅容瞅准机会,上前几步,扬扬手上厚厚一沓纸,“几位姐姐,都在这了。”
赵叔琬眉头轻皱,一把抢过她手中的文章,逐字逐句仔细翻看。她自幼跟着长辈读书,自诩才学过人,族中姐妹们都比不上她。长辈们常说族里的小娘子中,只有她最像京师的阁老夫人赵氏。
她明知长辈们偏心自己,仍然不免因此自鸣得意。谁知她拜师时,隔房的太爷——也就是姑姑赵氏的老师赵师爷却拒绝收她当学生!
赵师爷放浪形骸,很少管族里的事,族里的人也管不着他。牛不喝水强按头,赵师爷这头牛的脖子没人敢按。
赵叔琬本就存了一肚子气,因着赵师爷是长辈,她不能怎么样。可赵师爷来了一趟黄州县以后,竟然对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姓小娘子赞不绝口,而且想当人家的老师,却被对方果断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