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李大伯和李乙并未分家,但因为兄弟俩不住在一处,家里的下人泾渭分明,留在乡里的,俨然更偏爱李昭节和李九冬,在县城铺子里帮工的伙计,则更看重李子恒和李绮节。
尤其是随着李昭节姐妹俩一天天长大,家下人私底下常常说起“太太最疼三小姐“这种话,觉得周氏偏心,对庶出的女儿不够慈爱。
周氏性子正直,不论是李绮节,还是李昭节姐妹,或是李子恒,她都一视同仁。不过周氏天性不是那种柔情似水的温和慈母,说话做事都带着爽利劲儿,有时候脾气有些急躁,少了些软和,李昭节姐妹俩始终和她亲近不起来。
周氏再疼李绮节,也疼得有分寸,因为李绮节的一切都由李乙做主,她只是伯娘。李昭节和李九冬不一样,周氏是她们俩的嫡母,姐妹俩的将来,都由周氏操持,周氏肩上的责任更重,自然对她们俩更严厉些。
家下人只看到周氏和李绮节说话有商有量,就抱怨周氏偏心。周氏一改俭省脾性,给姐妹俩添婆子、丫头的事,他们倒是忘得一干二净。
李绮节偶尔听到一些风声,怕周氏听了不高兴,更怕李昭节姐妹俩被下人们撺掇着一起埋怨周氏,近来敲打了好几个婆子。
对下人可以威逼利诱加恐吓,但是面对李昭节和李九冬两人时,李绮节难免畏手畏脚。
眼看快到午饭时候,李绮节叹口气,让宝珠去院子里看李昭节起来没有。
宝珠去了半日,回来时道:“早起来了,这会子在屋里坐着吃木李呢!“
“谁给她的木李?“
宝珠的表情有些如梦似幻,抿着唇儿低笑一声:“张少爷给的。“
李绮节想起周氏曾经说过,张十八娘被张家人赶出门时,是住在木李庵的。